(六) 广辟科研资金,增强科研后劲
近10年来,省农科院新建遗传生理研究所、南京辐照中心、食品饲料研究所等,并对老专业所和农区所作技术设备改造,共投资2 100万元。
农业科研事业费、省财政拨款平均每年递增8%~10%,人均3 000元左右。“七五”期间,省农科院承担各级政府部门850项课题任务,共获国家资助课题经费1 614.19万元(其中院部1 564.19万元,农区所50万元),共资助院基金325.75万元,合计获省以上及院基金课题研究经费1 939.94万元。
1984年以来,采用科技成果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积极开展科技开发。1990年全省27个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开发创收达607.31万元,占事业费拨款的33.1%,人均创收1 656元。
科研经费状况的改善,保证了科研手段的改进。近10年来,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核能技术等装备有了很大增加,保证了科研水平的提高。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在育种方法上进入三系法和两系法、品种间和亚种间组合同步发展阶段,利用“同室效应”开展高光效育种成功。利用计算机和水稻栽培结合,建立最佳栽培模拟。利用胚胎工程完成了鼠、兔、奶牛、水牛、猪的体外受精研究。此外,棉花原生质体成株、授粉后外源DNA导入植物的生物工程育种技术、大小麦远缘杂交、核辐射诱变育种等获得新的进展,这些都与高精尖的设备和先进的研究试剂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