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森林工业
福建森林工业主要包含木竹采运业、木竹加工业、林产化工业、木竹制浆造纸业、经济林产品加工业以及森工企业拥有的其他工业。
1.木材生产。历史上木材采伐靠刀劈、斧砍,集材靠肩驮、拖轳。5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弯把锯、油锯,用木(钢)轨车、板车集材,在木材采伐集中地开始修建简易森林铁路、林区公路,大量靠水运到材。按木材合理流向,首先在闽江流域的大洲、福州、邵武、顺昌、沙县,汀江流域的峰市,九龙江流域的漳州、漳平,赛江流域的福安,以及陆运到材的集散点—浙江贺村和江西上饶等处,设置贮木场或转运站,内设楞场或水坞, 负责木材到材和调运业务。在木材统购统销期间,贮木场成为木材产、销的枢纽,起到了重要作用。
全省森林工业已形成比较完备的体系。目前已有木材采购站206个、木材(林产品)经销公司64个、贮木场16个、木材运输企业64个 (运材汽车5000多辆),修建林区公路6410公里。一些基层森工企业还创办教育、医疗机构和第三产业。木材开放经营后,为适应市场需要, 省和部分县 (市)设立木材交易中心(市场), 搞活木材、林产品流通。
随着木材采运业的扩展, 木材采集运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1960年机械化程度为8.38,1980年达到85.67, 提高了近10倍, 减轻了木材采集运的劳动强度。
国有林业采育场坚持实行“采育结合”方针,历年来在为国家生产木材近4000万立方米的同时, 迹地更新保存面积达21万公顷, 目前年木材产量在80万立方米以上,实现了“越采越多,青山常在”;多种经营也取得较大发展,企业凝聚力增强,职工以林为业,以场为家。
2.木材加工。新中国成立后,福建木材加工着力于改革单一的手工操作和传统的作坊经营。1958年在福州兴建木材综合加工厂,配备制材、箱板、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木材水解和木材干燥等设备,当年部分投产,成为当时有较大生产能力的综合工厂。在“大跃进”中, 为加快发展人造板工业, 创办一批“大土洋”加工厂,不久这些土法厂全部停产,造成极大浪费。70年代初, 省里提出“以林区为主,纤维板为主, 中小型为主”的方针,先后在永安、南平大洲、建西、漳平麦元、将乐、崇安(今武夷山)等地建成硬质纤维板厂。进入80年代,“三板”工业有较大发展。1981年,林业部、福建省合资兴建福州人造板厂,从美国引进中密度纤维板全套设备, 这是全国第一个较大规模的中密度纤维板厂。1986年竣工验收投产,1989年达产达标后,企业连续6年经济效益名列全国行业第一,实现利税平均每年递增38.3%;1993、1994年两年荣列中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1995年生产中密度纤维板7.2万立方米,超过核定生产能力72.8%,进入全国十大优秀企业(金马奖)的荣誉行列。全厂累计共获得部、省级以上荣誉118项,为福建林业工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根据林业产业政策和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 通过抓重点项目、抓骨干企业,加快技改步伐,目前全省已初步形成了福州、南平、三明、龙岩四大林业工业中心,并向全省辅射, 促进了林业工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八五”期间,全省林业技改投资完成5.71亿元,有44个项目投产,林产工业年均产量分别达到:锯材66万立方米、人造板47.6万立方米、木质纸浆56万吨、纸及纸制品75万吨。1995年全省林产加工业产值达14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34.78%。以中密度纤维板、新型刨花板和长纤维优质木浆等为代表的新优产品,正逐步取代“老三板”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品,林业工业产品升级换代迈上了新的台阶。
3.林产化工。福建林产化工产品,主要有松香、松节油及其加工产品、栲胶、紫胶、芳香油、单宁酸、活性炭、糠醛、松焦油等。1958年搞“万厂运动”,全民办厂,遍地开花,造成人力、财力和资源的极大浪费。60年代, 林区县 (市、区) 普遍建起林产化工 (松香)厂。70年代在南靖县建设生产栲胶和紫胶的林化厂,在林区还建一批小纸浆厂。从此,林产化工生产逐步由单一产品向多品种生产发展, 由初级加工向深度加工发展。
利用松脂蒸馏的松香、松节油及其深加工制品,是福建林产化工的主产品。新中国成立后,全省累计生产松香180万吨、松节油34万吨,成为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全省现有林化(松香)厂40家、年生产能力10万吨。目前用松香、松节油开发出深加工产品,主要有松香脂类、岐化、氢化、聚合松香及新型造纸施胶剂、特种涂料、表面活性剂、化学助剂、热熔胶、樟脑和高性能助焊剂等, 具有广阔前途。
4. 多种经营。改革开放以来,林业多种经营和第三产业,成为发展较快的产业。在国有林场、采育场及木材采运、木材经销等林业企事业中,树立“大林业”观念,积极拓展多种经营、非林工业和第三产业,立体开发林区林木、土地、动植物、林副特产、绿色食品、森林药材、天然香料、色素、地下矿产、水力等自然资源。重点开发森林食品、药材、建材资源,并充分利用山区林区丰富的自然景观和观赏动植物资源, 发展森林旅游业, 有计划地建设适度的森林旅游商业服务和文娱设施, 开发具有森林特色的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