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五) 古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五) 古迹

(五) 古迹

1. 大禹陵、禹王庙。位于绍兴市东南4公里的会稽山麓,传说大禹做了皇帝后“巡狩大越”在此病故,葬于此。大禹庙在大禹陵东侧。据史籍记载,夏启和少康都曾建立禹庙,但已难考。今庙始建于南梁十一年(公元545年),大禹庙里有大禹立像,高6米。
2. 大舜庙。在绍兴市东南43公里的舜王山颠,清咸丰年间兴建,同治年间重修,有石级百余级,从溪边导上庙门。以建筑宏伟,结构独异,雕刻精湛闻名于世。
3.兰亭。位于绍兴西约10公里处,傍山依溪,为中国书法圣地。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曾在此写下留传后人的《兰亭集序》。现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要在此举行国际性的书法节。主要古迹有小兰亭、御碑亭、曲水流觞处、流觞亭及右军祠。
4. 河姆渡遗址。位于余姚市罗江乡,为一距今6000—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5.西施山遗址。位于绍兴五云门外,是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为复国,使美人计选西施送吴王夫差,在启程前,筑起宫台,留西施在此习步。
6. 茅湾里印纹陶窑址。位于萧山镇南,是一处春秋战国时代的窑址,生产印纹陶和原始青瓷为主。
7.上林湖青瓷窑址。位于慈溪上林湖,是越窑青瓷的大规模生产地,散布在湖周约5公里的山中。
8. 窑寺前青瓷窑址。位于上虞百官镇南20公里处,为东晋至北宋时期的官窑。还有上虞小仙坛东汉青瓷窑址,也为一大型古窑址。
9.钱江海塘。系浙江历代劳动人民为防备钱江潮汐之患而筑,现存的海塘大都为清代以来重修。兀立平沙的海塘,坦坦荡荡,不见其端。
10. 鉴湖。在绍兴市东南1. 5公里处,系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2年)会稽太守马臻创导,总纳山阴、会稽两县三十六源之水为湖,为一浩大的水利工程。
11. 三江闸。在绍兴市北15公里处,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6年)为防御内涝和海潮倒灌而建。它横跨于钱塘江、钱清江、曹娥江的汇合处,称三江闸,筑于两山之间,长108米,顶面宽9.16米,用巨石砌成,石缝用灰秣胶合。新中国成立后作了全面整修,全部闸门改为电力启闭。
12. 宋六陵遗址。在绍兴市郊18公里的攒宫山,六位皇帝陵墓分别为:高宗永思陵、孝宗永阜陵、光宗永崇陵、宁宗永茂陵、理宗永穆陵、度宗永绍陵。今六陵已毁,但遗迹还存。
13.它山堰。位于鄞县鄞江镇南它山旁,建于唐太和七年(公元883年),堰长134.4米,宽约4.8米,高约10米,堰面用石条砌成,堰身为木石结构。主要作用是把鄞江截断,引上游淡水入内渠南塘河,使鄞西平原160平方公里的农田受益。
14.曹娥孝女庙。在上虞市曹娥江边,系祭祀孝女曹娥而建。曹娥(130—143),其父曹吁于这年端午节迎神不幸溺死江中,曹娥沿江痛哭17昼夜,后亦投江死,后人为其筑墓立碑、建立庙宇,以表彰其孝心。
15.王充墓。位于上虞章镇浜苋枪山,王充是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死后殡葬于此。
16. 西施故里。位于诸暨市城南苎萝山下,山仅数丈,临江而立,江边有一大石,名“浣溪纱石”,相传是西施浣纱之处。西施殿就座落在山间,殿内有西施美女塑像。
17. 方正学先生祠。位于宁海县城南跃龙山上,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宁海县令杨时秀创建。方孝孺(1357—1402)是明代著名理学家、文学家,通经史,善诗文,曾主持《太祖要录》,建文四年因不屈于为朱棣起草登位诏书被杀,并诛连九族,罹难者170余人。祠面阔三间,进深六檩,悬有“方正学先生读书处”匾额。祠上方耸立着文峰塔,直插云霄。
18. 其它古迹遗址。有: 葛云飞墓(萧山)、李成虎烈士墓(萧山衙前)、马臻墓(绍兴)、王守仁墓(绍兴)、陈洪绶墓(绍兴)、朱舜水先生纪念碑(余姚)、黄宗羲墓(余姚)、四明山烈士纪念碑(余姚梁弄)、何文庆故居(诸暨)、张秋人烈士墓(诸暨牌头)、王羲之墓(嵊州)、朱贵墓(宁波慈城)、黄锡桐起义遗址(宁海)、柔石烈士故居 (宁海)。

☚ (四) 宗教寺院   (六) 温泉 ☛
0002314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