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粮食系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粮食系统

(二)粮食系统

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的粮油加工业迅速发展。1950—1952年,各级政府建起粮油加工厂29家。同时,国营粮食部门通过委托加工等形式扶持私人粮油加工企业恢复发展到了8 000多家。1953年,粮油实行统购统销后,在继续发展国营粮油加工企业的同时,对私营粮油加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7年,河北省的粮油加工企业增加到77家,年加工能力58.86万吨。1958年,依照 “大办工业” 的要求,河北省粮食厅相继在邢台市、承德市、丰润县新建面粉厂,迁扩建了邯郸市面粉厂,并利用城市老厂更新下来的旧设备,在缺少加工能力的县城、集镇建设粮食加工厂。到1961年,全省粮油工业企业达到192家,职工增加到10 169名,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粮油加工厂遍布全省城镇。1959—1962年,由于农业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粮食产量锐减,粮油加工原料不足,关、停了一批小型工厂。到1965年粮油工业企业有了新的发展,全省共有粮油加工厂186个,职工6 329名。当年工业总产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利润分别比1961年增长47%、98%和2.64倍。“文化大革命” 期间,由于受 “左”倾错误的严重干扰,企业管理削弱,经济效益下降。1972年以后,经过企业整顿,恢复和健全了以责任制为中心的规章制度,开展“工业学大庆”活动,推广气力输送、风力提粉等新工艺,发展冷榨大豆、米糠、玉米胚芽油等生产技术,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到1978年,工业总产值接近6亿元,利润突破2 000万元,分别比1971年增长1.04倍和2.84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适应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发展粮油精加工、深加工,对粮油工业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1981—1988年,全省投资2.56亿元,改建、扩建和新建粮油加工厂168家。期间,从意大利、英国、法国、比利时、日本等国引进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小麦等级生产线4条,预榨浸出、精炼油生产线1条,面包、龙须面、方便面生产线各1条,使这些企业生产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1988年底,全省粮食系统拥有粮油工业企业205家,粮食年加工能力394.03万吨,植物油料加工能力20.12万吨,粮油食品加工能力7.06万吨; 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23亿元,职工19 207人; 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34亿元,实现利税6 197万元。1992—1993年,全省又投资2.5亿元对粮油工业进行了技术改造项目32个,使河北省粮油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精米、精面、精油的加工能力明显提高。以后几年中,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粮油加工企业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中,一些粮油加工企业纷纷破产和倒闭,致使粮油加工能力有所下降。到1996年底,全省粮油加工企业有177个,其中,面粉厂145个,油厂19个,碾米厂2个,食品厂6个; 拥有固定资产7亿元; 年加工能力300万吨。

☚ (一)商业系统   (三)供销社系统 ☛

(二)粮食系统

(二)粮食系统

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流通部门为适应粮油购销和库存的需要,不断加强了粮油仓储设施建设。1949年,河北省利用接收的公产、公房、租借的祠堂、庙宇及民房等改造成简易仓库。1950年河北省在所属10个专区,49处建造砖、石、木结构的 “简易仓” 和 “民俗仓”。1951年,在京广和石德铁路沿线的6个专区、25个城镇建地槽通风。1954年,为保证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根据粮食部关于面向城市、照顾农村,以集中为主、分散为辅的粮库建设方针,把大中城市、工矿区和交通便利、储粮安全、常年不易受灾的地区作为建库重点,先后在全省各地建立起了一批大中型供应库、中转库和储备库。到1957年底,全省仓房容量达55万吨,粮油库站遍布城乡。1970年以后,推广黑龙江明水县 “土圆仓”经验,后又改进为 “砖圆仓”,建造了一批“拱型仓”和 “葵花仓”,特别是张家口地区直属库和石家庄市二库借鉴 “葵花仓”经验,建成由输送机械配套的大型 “围壁组合仓”,在河北省建仓史上属首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粮食连年丰收,粮食入库量大幅度增长,从而加快了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的步伐。一是调整库站布局,优选仓型,适应粮食库存大量增加的需要。为总结粮油仓库建设的经验,1979年对粮油仓库进行了全面普查。在普查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本着有利于商品流通,有利于备战备荒,有利于仓库机械化建设,有利于节约开支的原则,制定了库站调整方案,规划发展点1 212个,占库站总数的45%,作为投资建设的重点; 保留点1 088个,占41%,一般不再投资建设,维持现状;撤并点370个,占14%,逐步向发展点转移、撤并。1979—1983年在城市和交通沿线的595个库站用简易建筑费建仓,储量达8.16亿千克,增强了中转和储备能力。1984—1986年,商业部投资新建粮仓容量2.5亿千克。同时,集中使用简易建筑费,在储存任务较大及集中产粮区的386个库站,建造仓容9亿千克,从而使全省仓容有所缓解,布局有所调整,仓型有所改进。1989—1990年,中央、省、地、县先后投资1.07亿元用于建仓和维修,新建仓容5.275亿千克,大修改造仓容1.22亿千克。1991—1992年全省安排建仓10亿千克。1996年河北省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部分仓容被毁。为此,省财政投资1.03亿元建仓容4.42亿千克。到1996年底,全省总仓容量达60.9亿千克,有粮仓机械的库站达到1 483个,占库站总数的55.8%; 拥有固定输送线304条,有输送机械4 353台,清理机械678台,烘干机械33套。

☚ (一)商业系统   (三)供销社系统 ☛

(二)粮食系统

(二)粮食系统

新中国成立后至1959年,河北省粮油商品的运销,主要依靠民间的马车、地排车等运输工具承运,民间运力的运量占全省粮油总运量的70%以上。为改变这种状况,1959年12月,河北省粮食厅决定组建粮食专业汽车运输队,车辆来源主要由粮食部和省计划委员会分配。1960年,粮食部分配河北省粮食部门卡车200辆,河北省分配给各专区组成车队,定名为 “河北省粮食厅汽车大队××专区中队”。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粮食部门专业运输队对及时调运粮食,保证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1966年“文化大革命” 开始,粮食专业运输车队受到冲击,除邯郸地区粮食汽车队保留15辆汽车外,其他地区将185辆粮油专业运输车全部交当地交通运输部门管理,粮食运输受到影响。1974年,粮食部指示河北省重新组建运输专业队,并分配给一部分运粮汽车。到1978年,国家粮食部、国家计委、省财办先后分配给河北省粮食局运粮汽车876辆,组建了74个小型运粮车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粮食部门逐年加强自有运输能力的建设,到1988年底,全省共有粮油专业运输车队99个,拥有专业运输车辆783辆,吨位4 652吨,拖车236辆,吨位1 043吨,形成了一支国营粮食部门不可缺少的粮油专业汽车运输队伍,承担了全省年公路运输粮食224万吨的任务,占全年粮油公路总运量的56%。1992年以后,随着国家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粮油的运输也逐步放开了经营,各级粮食运输专业队自谋出路。到1996年底,全省粮食部门的运输专业队只有28个,有车273部,吨位2 184吨。

☚ 4.农产品外调   (三)供销社系统 ☛
000247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