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瞄准国内外两大市场,积极发展畜牧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购销体制、放开生猪经营以及低息扶持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养猪积极性。特别是“八五”期间,市委、市政府从抓“菜篮子”入手,大力组织实施了“三百”工程:规划城郊实施百万生猪养殖工程,山区百万山羊牧养工程,场镇百万家禽饲养工程,有力地促进全市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乡、村、场办养猪场增加到1 806个,养猪专业户5 193家,良种覆盖率达85%。都昌县推行改熟食为生食,推广配方饲料及畜牧包医等“八改四推广”的快速养猪法,1995年生猪出栏32万头。1995年,全市完成畜牧业产值18.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24.5%,成为大农业中的第二大产业,其产值分别比1949年、1978年增加148倍和30倍;出售商品产值12.4亿元,商品率为67%。围绕实施鸭鸭工程,共青垦殖场先后投资2 100多万元建立小型肉鸭场(点) 170个,养鸭量扩大到200万羽,在育肥方式上由传统的人放天养转向适度规模集约经营。全市以鸭子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发展到30多家,1994年板鸭加工品、皮蛋加工品、羽绒制成品产值达10亿元,其中食品和羽绒品出口美、日、香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汇3 000多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