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 特色花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 特色花会

(二) 特色花会

天津农村具有特色的广场艺术(花会) 种类很多,重点介绍如下:
1.宝辇会。始于明永乐初叶。先是借用官轿,轿内摆放娘娘,在春节至灯节间,抬着看会观灯。后船民始建第一代凤辇,经不断改造,至民国初年,形成葛沽花会“座落会” 的八辇二亭的格局。包括:“耍乐会”和“座乐会”。“耍乐会”是由安乐旱船会、行云龙灯会等十几道花会组成; “座乐会” 是由八驾辇和二驾亭组成。装饰华贵的宝辇在出会中时徐时疾,如车似舟,回转弯行平稳洒脱,表演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2.津南区佛乐团。该团自 1985年开始筹建,先建立了14个演奏分团,总人数约为145人,1994年成立总团。成立之后,相继参加区、市级及全国的各种民间佛曲和民间器乐演奏会。有20余人荣获市、区级优秀民间乐师称号,30多人荣获优秀民间乐手称号。辛庄镇佛乐团曾应邀到英国进行交流演出,得到国内外多方赞誉。现收集整理民间佛曲近30首,全部制作了录音和记谱。
3.蹬竿盛会。由十几个人在平地簇立起一个九米长竿,在锣鼓声中,表演者分别为单人、双人、多人在竿上做无保护表演,有扯旗、燕式平衡、群体造型等,特别是一人站在竿顶表演水流星拜四方,技术高超、有惊无险,深受观众欢迎。静海县二堡乡大六分村的蹬竿表演活动历史悠久,很有特色,1996年随天津市农民体育代表团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农民运动会,荣获一等奖和个人优秀表演奖。
4.鹤翎高跷会。表演者分别扮演传说中的八仙角色,每人手持道具、套穿鹤翎。鹤翎高跷起源于宁河县潘庄镇,称为“潘庄鹤翎会高跷”,是天津“卫”高跷中的礼仪高跷会档。由四支鹤四支凤组成。四支鹤分别做飞、鸣、食、宿等四种不同形态; 四支凤,以尾长为其特点,均以孔雀羽毛做成。表演中由民乐伴奏,边演边唱、道具出彩、仙鹤喷烟,表演文静高雅,别有韵味,场面煞是精彩。
5.飞钹。在新中国成立前广泛流传于沿海区县、特别是汉沽区各农渔村,用于迎神赛会,庆贺丰收,由来已久。主要曲牌有《幺二三》、《敬香》、《吵子》、《长量》 等,表演特点是集武术、民间舞蹈于一身,使用的镲既是道具、又是伴奏乐器。另外,汉沽区的娄子灯又名 《五鬼闹判》,清顺治年间就已出现于各农渔村。以上两档花会,均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天津卷》。
另外,武清县的 “杠箱” 会、宝坻县的长腿高跷、东丽和西青两区的法鼓等,都是国内惟一、天津独有的广场艺术品种。

☚ (一) 形式种类   第四节 农村体育 ☛
0001125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