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淡水捕捞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二)淡水捕捞 (二)淡水捕捞湖南是全国淡水捕捞历史较长的省份之一, 自古以来, 捕捞业就很发达。唐、宋、明、清历代号称八百里的洞庭湖, 有 “九十九号业次” (指渔具多), “一百号鱼色” (指鱼类多), “湖民以渔为业者甚众”之说。新中国成立后, 湖南省人民政府和省人大常委会先后颁发了 《湖南省水产资源繁殖保护实施细则》、《湖南省水产管理暂行条例》(1988年5月8日正式颁布 《湖南省渔业条例》) 等一系列法规, 加强了对渔业尤其是水产资源和渔具渔法的管理, 限制或取缔有害的渔具渔法, 创造和改进了一些渔具渔法, 摸索出了赶、拦、刺、张综合渔法,较好地解决了水库、内湖深水捕捞起水困难的问题,促进了渔业的发展。1995年, 湖南省有4个渔业乡,122个渔业村, 有专业捕捞劳力25 794人, 兼业捕捞劳力99 905人, 拥有机动渔船6 961艘、20 220吨、26 221千瓦, 非机动渔船18 044艘、21 151吨, 渔民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区以及湘、资、沅、澧“四水” 流域。1995年, 全省捕捞产量8.47万吨, 占水产品总量的9.82%。 ☚ (一)淡水养殖 三、水产基地建设 ☛ (二)淡水捕捞 (二)淡水捕捞新疆的淡水捕捞业,主要在“两湖三河”(博斯腾湖、乌伦古湖、喀尔齐斯河、伊犁河和塔里木河) 中进行。1962年以前,新疆的鱼产量全部为捕捞产量,由1949年的172吨,增加到1962年的4 200吨,年递增27. 8%。以后由于进行了渔具、渔艺的改进,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在河道主要使用拉网,在湖泊主要使用挂网、机轮拖网、冰下大拉网,1971年产量达到6 900吨。但由于水域生态环境恶化,加之捕捞过度,湖区水产资源破坏,因而产量趋减。1981年捕捞产量仅3 800吨。以后由于采取了保护和增殖措施,鱼资源又开始恢复。1995年捕捞产量为9 091吨,占总产量的20.46%,比全国的46. 25%低25. 79个百分点。见表6-5-1。 表6-5-1 水产品生产水平
☚ (一)淡水养殖 三、渔政管理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