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治理长江
长江流经江苏境内423公里,水源充沛,江面宽,流量大,但河势不稳,港淤岸坍常有发生。原有江港堤防残缺矮小,洪水经常漫决成灾。1949年汛前,沿江市、县即开始抢修江堤险段,平整战壕,汛后继续整修。50年代开始,两岸广大群众对堤防不断进行大规模的加高培厚和护坡护岸工程,沿江并港建闸,整顿水系,江港堤防普遍达到抗御1954年最高洪水位的标准。同时,有重点地进行沉排护岸保坍工程。南京市下关、浦口崩岸,经过多年整治,江岸已保持稳定。全省整治坍江段209公里,建护岸丁坝290多条,沉柴排147万平方米,块石护坡364公里。坍岸、崩岸大都得到初步控制。
长江支流秦淮河和滁河,从1958年起,有计划地进行整治,以保障周围重要城镇、铁路、飞机场和工农业生产的安全。在秦淮河流域,上游兴建了中小型水库170多座,下游兴建了南京武定门节制闸和抽水站。1975—1980年,新辟了秦淮新河,新建了入江口门的新河节制闸和提水站等。滁河流域,1958年兴建了金牛山水库,1971年以后又先后兴建了红山窑和山汊湾枢纽工程,加强洪水控制。整修了铁路圩,以保障津浦铁路安全;新开马汊河分洪道,扩大排洪出路,防洪能力进一步提高。
长江沿岸的镇扬河段、扬中河段、澄通河段,河势都不稳定,时有坍岸、崩岸发生,各地均安排抢做节点应急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