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氟病的防治
河南省氟病区环境类型主要有两种:
❶水源型,分布在豫东、豫北的干旱、半干旱、盐碱低洼及黄河故道地区;
❷煤烟型,分布在萤石矿、磷灰石矿及花岗岩云露区的豫西、豫南及豫西南地区。1979年河南省成立了省氟病防治小组,并制定了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全面开展防治工作。从1982年开始,省财政投资100万元,开展大面积的改水降氟工作,当年就完成105处工程,受益人口8.5万余人。1983年,省财政又投资120多万元,完成改水降氟工程213处,受益人口23.13万多人。在此基础上,制定并开始实施《河南省1983—1990年防治地方性氟中毒改水工程建设规划(草案)》。“八五”期间,省政府把每年完成500个自然村的改水降氟工程纳入目标管理内容,省财政每年保证300万元的专项经费投入,省、市(地)、县(市)按“4:3:3”比例配套资金,5年中国家财政投入总额在3 400万元以上,集体和个人投入达5 900余万元,群众改水积极性高涨,年年超额完成任务。至1995年底,全省共累计完成6 932个自然村的降氟改水工程,受益人口514.5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