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 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二) 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二) 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1. 水土流失严重。据1985年陆地卫星测量,浙江省水土流失侵蚀的面积为25 568.2平方公里,其中轻度侵蚀18 066平方公里,中度侵蚀6 417.2平方公里,强度侵蚀1 085平方公里。据1992年各地上报统计,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25 345.8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4. 30%。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曹娥江上游的嵊县黄泽、上东,新昌的回山、儒岙、大市聚:金衢丘陵山区的常山狮子口、大桥头,兰溪的诸葛,龙游的虎头山,衢县的石梁;椒江上游的天台白鹤殿,仙居的柘溪;瓯江下游的瓯海藤桥、泽雅,永嘉的碧莲; 飞云江上游的文成南田、玉壶;新安江上游的淳安梅口、秋源、严家,建德的檀树、大同、石屏等地(见表1-6-1)。 表1-6-1 水土流失面积 单位: 平方公里 (续)
2.工业“三废”污染。随着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工业“三废”污染日益严重,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威胁。 (1) 废水污染扩大。1992年,全省排放工业废水总量为15.53亿吨,比1983年增加50%。重点污染源有120个,污染范围逐步扩大,形成城市向郊区和农村扩展,支流污染向干流延伸的态势。全省八大水系支流的水质状况,经水环境监测断面,劣于三类水的比率,已经连续四年超过40%。近海和港湾海水呈富营养化趋势。水污染加剧,大面积死鱼和死苗时有发生,农业灌溉、农作物生长和工业产品质量受到直接影响。 (2) 废气污染加剧。1992年全省工业废气排放量为1 205亿标立方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逐年增加,大部分地区酸雨出现的频率在70%以上。 (3)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据对全省县和县以上有污染的企业统计,1992年工业废弃物产生量为944.85万吨,其中约有11万吨直接排入江、河、湖、海; 工业固体废弃物堆存量已达6 387万吨,占地约16 650亩,影响和污染农业生态环境。 3. 农用化学物质污染。浙江省化肥、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继续扩大。据浙江省农业厅土肥站统计,1983年平均每亩使用氮肥98公斤,1988年增加到130公斤。1988—1992年,全省亩均化肥使用量为110—120公斤,农药使用量达2—3公斤,用量之多,使用之广,在全国位居前列。据调查,由于使用不当和管理不善,有些农药只有10%—20%附着在农作物上,80%—90%流散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给农业环境造成污染和公害。 4. 乡镇企业污染。浙江乡镇企业较为发达,1992年企业总数达55.19万家,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3。但是环境管理薄弱,城市有毒有害的工厂大量向农村转移,大批乡镇企业工艺落后,环保设施缺乏,有的选址不当,尤其是国务院明令禁止的“五小”企业,如小造纸厂、小化工厂、小印染厂、小电镀厂、小制革厂等,在部分乡镇继续蔓延,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比较突出的有,烧砖业引起蚕桑氟污染;纺织、印染、酿造业,俗称“三缸”(酒缸、酱缸、染缸),造成农田、水域污染;电镀、制革、石棉制品业,直接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造纸和榨菜加工的污水排入农田、河道,严重影响农业和农民生活。 ☚ (一) 农业环境分区 二、农业环境保护发展历程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