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市场销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市场销售

(二)市场销售

1.猪肉销售。猪肉是城乡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全市人均猪肉消费水平从1950年的6.67千克,提高到1992年生猪放开经营时的24.17千克。从1950—1992年的43年中,居民凭票证购买猪肉,先后时断时续累计有15年5个月,敞开供应的有31年5个月。郊区城镇和农村的猪肉供应,由市统一安排平衡。1958年“大跃进”后,市区肉食品供应十分紧缺,各县将收购的生猪除维持必要的特需供应以外,尽量调市。据统计,1959—1961年,郊区各县共调市生猪112.37万头,占收购数的73.78%,占市区销售总量的38.7%。其中猪肉供应最紧缺的1961年,郊区调市占市区销售总量的74.5%。1975—1977年,当市区猪肉形将脱销的紧急时刻,郊区各县加强收购,压缩地销,限时、限量突击调市,有力地支持市区供应。与此相反,在1964—1966年和1979—1982年,进大于销时,郊区各县积极配合,减少调市,均衡调市,扩大农村销售,扩大加工,就地消化货源,减轻市区压力。市对郊区市场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各县收不抵销时,及时调剂。1950—1992年,市区返销郊区的猪肉(含咸肉)共36.19万吨,占郊区调市生猪折肉量的19.55%。
1955年12月1日起, 上海市首次实行猪肉零售凭票(证)供应。制订了《上海市猪肉凭证供应暂行办法》(简称办法),规定“市销猪肉统一由市食品公司批发供应;由合作社及领有营业执照的私营肉店、肉摊零售;禁止其他私人自由经营”。规定凡在本市报有常住户口的居民(包括外侨),不分市区、郊区和大口、小口,一律按月定量,每人每月发给375克肉票,凭票购买。鉴于当时生猪已进入上市旺季,且时届新年,故于同年12月23日起不再执行凭票购肉办法,前后历时23天。1957年1月1日开始,又实行凭票供应。“三年困难时期”供应方法和定量几乎月月变化,年年不同。
1976年7月16日起,再度实行按人定量、凭票供应。定量标准:市区居民常住户口每人每月供应金额2.00元(折算供应猪肉1.18千克,下同),春节加2.00元,元旦、五一、国庆节各加1.00元;郊区城镇居民每人每月1.50元,春节加2.00元,元旦、五一、国庆节各加0.75元;农民每人每月供应1.00元,春节加1.00元、元旦、五一、国庆节各加0.50元。纳入凭票供应的商品有:鲜(冻)猪肉、腌腊肉、猪内脏、猪油、香肠、香肚、火腿、肉松和熟肉等。1977年,上海猪肉供应定量标准与北京、天津二市取齐,市区居民每人每月供应猪肉1千克;郊区城镇居民0.75千克;农民0.5千克。这个办法历时3年多,至1979年10月结束。1984年12月23日起,对市区居民凭“上海市购物证”买肉,每人每月3.30元。1987年11月21日改发“上海市副食品购买券”,每人每月4.80元,到1992年5月取消。在猪肉凭票供应期间,还穿插了凭证不限量、凭证控制供应、定量供应等销售办法,还采取凭票顶替供应,将腌腊肉、火腿、牛肉、羊肉、熟肉、罐头肉、再制蛋等纳入凭票供应范围。猪肉凭票供应期间,最低年定量是1961年1.03千克,最高是1977年15.47千克。
上海食用清真肉食品的少数民族约有5万余人,当肉食品实行定量供应时,牛羊肉亦实行凭票定量供应办法。
1950—1995年,市场销售猪肉801.3万吨、牛肉20.7万吨、羊肉(1950—1992年) 8.58万吨;1950—1992年,提供出口猪肉及肉制品65.36万吨。
2.禽蛋销售。50年代以来,为保证市场禽、蛋供应,根据货源情况,因时制宜,统筹兼顾,平衡供需。1950—1973年的24年中,采取批发计划投放,零售敞开供应;1974—1991年基本实行按户(按人)定量供应;1992年开始放开经营。
新中国成立初期,禽、蛋经营以私营为主,国营公司主要供应出口,少量多余转内销供应市场。1952年,国营供应的鲜蛋数量仅占全市批发量的7.6%。1953年,国营鲜蛋执行“内销服从外销方针”,全年上市不平衡,货少时以蛋业同业公会为主,临时成立鲜蛋配售处,实行零售商进货按日登记,统一配售,市场敞开供应。1955年, 禽蛋货源骤然减少, 仅及1954年的37%, 对零售商贩发“配货证”,凭证限量配货。1956—1958年, 国营商业统一安排禽、蛋市场, 鲜蛋加强计划调拨, 家禽扩大外省采购, 开展多渠道流通, 市场购销两旺。1958年受 “大跃进” 影响, 禽、蛋货源渐紧, 常有脱销, 只能供应特种需要。三年困难时期, 外省禽、蛋调入降至历史最低点。上海郊区虽于1958年扩大了地域范围, 但生产尚未发展, 三年中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收购调市, 货源仍然十分紧张, 只能保证特种供应, 对营养照顾对象也降低标准, 居民年人均消费蛋品不到0.5千克; 家禽除照顾特需及节日外, 平时停止供应, 居民年人均消费不到一只, 是市场供应的历史最低点。
经过国民经济调整, 禽、蛋货源好转, 又敞开供应, 早春、秋禽上市高峰时间还要推销。鲜蛋因季节因素, 产蛋旺季敞开推销, 淡季控制供应, 市场供应明显改善。1965年人均供应鲜蛋5.15千克, 家禽1只。“文化大革命”期间, 强调计划性, 流通渠道单一, 1968年底又取消了家禽进场交易, 停止鲜蛋季节差价, 促使到货旺季更旺, 淡季更淡。1966—1973年的近8年中, 只能旺季敞开, 淡季控制, 调节全年供应。1974年, 郊区禽蛋生产尚在发展阶段, 外省货源不稳定, 鲜蛋旺季调入下降, 为保证居民日常基本需要, 于10月份起, 对居民实行按户定量供应, 每户每月0.5千克。
1979年, 禽蛋生产发展, 鲜蛋到货超历史水平,旺季增加定量, 每旬0.5千克。1985年, 发放《上海市禽类蛋品公司禽蛋购买证》, 根据货源, 逐旬公布定量标准, 剪号定点供应。进入80年代后, 郊区鲜蛋自给水平逐年提高, 1986年就达60%, 供应渐趋宽松。至1992年1月28日, 鲜蛋取消凭票, 敞开供应。
1950—1995年, 市场销售家禽45 780万只, 鲜蛋19.4亿千克。1952—1992年, 提供出口冻禽14.4万吨, 鲜蛋和蛋品13.85万吨。

☚ (一)收购政策   五、水产品购销 ☛
0000983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