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大规模建设时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大规模建设时期

(二)大规模建设时期1958—1965年

这是广西水利建设的大发展时期,其速度之快为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之冠。
早在1955年,广西就开展了水资源普查和流域规划的基础工作。1957年12月成立省水利指挥部。1958年6月,将原工业厅所属电业处和水电勘测处与水利厅合并组建为水利电力厅,并成立水电勘测设计院,为“二五”计划期间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作了组织上和技术上的准备。
1958年秋,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高潮中,中共自治区委把农村工作重点转向大办水利,号召各地“把河水拦起来,把山水堵起来,把天水蓄起来,把地下水挖出来,把低水抽上来”;并提出了“农田水利化,水利水网化,灌溉自流化,用水合理化,山区井塘化”和“五年消灭普通旱灾”的要求。这年冬,全自治区上水利工地的人数近5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一半多。动工的各类水利工程12万多处,其中中型水库64座,大型水库19座。这些大中型骨干工程的总库容为125亿立方米,计划有效灌溉面积27.73万公顷。经过两个冬春的艰苦奋战,到1960年已有10座大型水库、41座中型水库的坝首工程和干渠完成了施工任务。
这一时期水利建设的主要问题:
❶指导思想上犯有高指标、急于求成的毛病,建设规模过大,造成人、财、物全面紧张。1958—1960年,仅地方水利投资就达2.4亿元,占农业、林业、水利、气象总投资的75.8%,给其他方面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❷自治区水利部门不适当地下放工程审批权限,大型工程均由当地工程指挥部审批,推动“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违反正常基建程序的做法,致使工程建设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如广西最大的蓄水工程澄碧河水库,规划设计粗糙,施工中又忽视质量,采用大量风化石填坝,加之分层碾压不实,建成后即产生局部沉陷和渗水,后经多年加固处理才得以正常蓄水;
❸由于开工项目多,力量分散,一些工程只能集中力量突击坝首,无力同时进行渠道开挖,致使工程发挥效益的时间拖得很长;
❹对一部分搬迁户的安排做得不够细致,留下了许多后续工作。
针对以上情况,中共自治区委和人民政府于1961年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水利建设计划进行了调整。首先,将在建项目重新分类排队,对不具备建设条件或短期内不能发挥效益的17座中型水库和一批小型水库作停建处理。其次,对续建的“三边”工程在进行勘测设计补课的基础上,压缩了一些工程的规模,改进了一些工程的施工方案。再次,由自治区水利部门抽调一批技术力量常驻工地,加强对重点工程的技术指导,同时组织巡回检查组,帮助各地及时解决建设中的问题。这些措施对解决大规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大的返工浪费,保证工程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经过调整,到1965年底,除澄碧河水库尚未全部完工外,其余17座大型水库和64座中型水库的主体工程均全部建成,其中一部分工程还进行了配套建设。与此同时还建成小型山塘、水柜4 643处,并发展一批机电泵提灌工程。全自治区的有效灌溉面积由1957年的48.96万公顷增加到91.33万公顷。
这一时期的水利建设共完成投资10.41亿元,其中国家投资5.65亿元。建成引水流量5立方米秒以上引水工程9座,大中型水库120座,其中大型水库有武思江、平龙、客兰、大龙洞、仙湖、那板、屯六、凤亭河、大王滩、老虎头、合浦(小江)、旺盛江、六陈、灵东、青狮潭、洪潮江、达开共17座和一批机电泵提灌工程,所增有效灌溉面积42.38万公顷。

☚ (一)起步时期   (三)完善配套时期 ☛
0001465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