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将军崖岩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雕繪類 > 繪畫部 > 巖畫 > 將軍崖巖畫 將軍崖巖畫 jiāngjūnyáyánhuà 石壁敲鑿磨刻之圖畫。分佈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錦屏山脚一弧面形巨石之上。刻劃有植物身人面形與近似星體、人面之形象。陰綫刻鑿,粗深流暢。寬度爲二、三厘米。其中人面圖最大,高九十厘米,寬一百一十厘米,狀如老嫗,雙目微眯,額頭刻菱形雙圈紋飾帶,兩邊有裝飾髮辮,面部刻有交叉網狀綫條。其他人物形象面部雙目成球狀,人面與下體草狀物相連,無耳,形如果實。人面大小不等,共十個。其内容當爲稷神崇拜。雕作於新石器時代或更早。 将军崖岩画 将军崖岩画位于连云港市西南九公里的将军崖下。岩画是3000多年前夏商时期,居住在这里的汉族先民——东夷民族用作祭祀天神的遗迹。这个祭坛遗址经过3000多年的风雨剥蚀,留下了一批珍贵的岩画。国务院1988年1月将岩画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 南通博物苑 苏州环秀山庄 ☛ 将军崖岩画 将军崖岩画Jiangjunya yanhua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将军崖,发现于1979年。岩画为凿刻形式。内容有太阳、月亮、星星、人面像、植物等。其中一组为大小不一的十个人面像,没有身躯,长在一株株植物上。人面像同地面的植物相连,均无耳朵,好像是植物结出来的果实。这些内容反映了古代东夷族人的某种观念,似乎说明了原始农业和人类生命的有机联系,和古代东夷族人对土地、农业的崇拜。这组岩画同其它地区的岩画相比较显得更抽象和符号化。 ☚ 石鲁 秦安大地湾居址地画 ☛ 将军崖岩画 将军崖岩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锦屏山南麓,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孔望山景区。创作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反映原始农业部落社会生活的石刻岩画。因崖上有一组人牵马石刻,故名。画分布于长22米、宽15米的平整光亮的黑色岩石上。主要内容为人面、农作物、兽面及各种符号。西部一组以人面与农作物为主,人像抽象成S形,为舞蹈动作形象,农作物图案中禾苗种类多达13种,而且所有的人面及其下方农作物图案之间都有线条相连,反映了人类对农业的依赖和对土地的崇拜。南部一组以兽面纹与动物头骨图案为主,反映了当时畜牧生产和财富的多寡,并有血牲祭祀的含义。东部一组以人面夹杂星象为主。三个排列规整的太阳图案:同心圆外加放射线14—21根,3个圆心连接成直角三角形。日月星辰的图像依山坡的自然形势分布,有三根短线分其为四部分,似有记录太空星云以表示周期之含义,此为我国目前发现最早星象图。岩壁上还有首次发现的原始社会石刻文字符号,被考古学家称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天书”。象形符号的形貌结构早于甲骨文时期的象形文字,疑为祭祀的祝辞。三组岩画图案中间堆放一长4.2米的大石与二长2.2米的小石,石面分布有对称圆窝图案,可能与古代东夷民族以大石为社神的祭祀风俗有关。其时代应与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相当,对我国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艺术史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 龙洞石刻 宿城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