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农业生产资料商品价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农业生产资料商品价格

(二)农业生产资料商品价格

40年来,贵州农资商品价格基本上是稳定的。为了贯彻执行工农业产品等价交换或基本等价交换的原则,国家对农资商品实行低价薄利政策和统一作价原则,规定统一的作价办法,并对主要商品,实行全省统一零售价格。随着工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降低,对主要农资商品还有几次降价。如尿素,1958年每吨的全省统一零售价为740元,以后逐步降为660元、600元、500元,1989年为539元,比1958年降低27.16%;硝酸铵,1958年每吨零售价全省统一为700元,以后分别降为500元、416元, 到1989年为392元, 比1958年降低44% ;1989年省产农膜销售价格,每吨由7 480元降为6 480元,降低13.4%。从50年代开始经营到1985年的农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氮肥分别下降17%—50%;农药除个别品种上升外,其余分别下降17%—51%;农膜分别下降6%—13%。磷肥则由于在开始试用推广阶段定价较低,以后对其零售价格有过几次上调,零售价格指数虽上升31%—92%,但从1984年以来,财政还对工商企业生产经营的磷肥,每吨补贴30—40元。农民出售1公斤稻谷能买到硫酸铵的粮肥比价,由1958年的0.24公斤提高到1985年的1.13公斤,尿素则由0.14公斤,提高到0.61公斤。
1984年国务院规定:化肥、农药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属于“计划分配的,执行国家牌价;计划外采购的,可以在进价基础上加合理费用和微利,由企业定价出售”。根据上述规定,对主要农资商品实行平、议价的“双轨制”,对促进化肥生产、缓和供求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平、议价差价大,市场价格混乱,不利于化肥的专营管理。1985年以来,有部分地区,以县为单位实行化肥综合销售价:在上年末详细调查,预测来年本县化肥需求和调供情况,再根据平议价化肥的供应比例和价格水平、费用水平,确定全县统一销售价格,从而保持了化肥价格的相对稳定。1990年国营、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虽比1985年上升55.8%,但比1989年仅上升1.7%(其中化肥上升1.2%)。
40年来,供销社的农业生产销售额是不断增长的,1977年超过1亿元,以后逐年上升,1985年达2. 9亿元,1990年达6. 6亿元;占社会商业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的比重,1957年为55. 4%,1978年为50.3%,1985年为59.8%,1990年为63. 38%,在全省市场中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从1951—1990年,全省供应中小农具3. 41亿件,化肥1 897. 8万吨,农药15. 5万吨。供销社每年组织调运几十万吨乃至上百万吨的化肥,要组织加工几百万乃至上千万件铁竹木农具,合理摆布到广大农村区、乡的供应网点,以合理价格、不违农时地供应到农民手里,其工作是十分艰巨的,对全省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一)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经营 ☛
0001286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