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残疾人犯罪心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残疾人犯罪心理 残疾人进行犯罪活动的心理原因与心理特征。 主要有以下几种:(1)自我中心。自觉被社会和他人忽视,产生一种自我表现、自我扩张的自私心理,极少数残疾人以违法犯罪的形式表现出来。 (2)自卑心理。 自感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嘲笑,产生心理挫折和强烈的自卑感,进而发展为对社会和他人的不满及仇视,并以攻击行为相报复。 (3)多疑心理。社会环境中不良刺激的积累造成某些残疾人对周围环境和他人的不信任感,常从消极方面理解他人的言行,报复心理加重。 上述因索的影响使某些残疾人形成特有的反社会心理,表现为:易冲动、自控能力差;因身体缺陷,受教育不足,智力水平低下;因行动不便,较少与他人交往,社会化发生障碍,进而有可能产生犯罪行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