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推动救灾工作社会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推动救灾工作社会化 (三)推动救灾工作社会化1980年以前,救灾捐赠、互助互济基本上处于自发、零散、缺乏管理的状态。从1988年开始,云南开展了有领导、有组织、有管理、动员社会参与的救灾捐赠工作。1988年,云南省发生了“11·6”澜沧—耿马大地震。地震灾害引起国际国内社会的普遍关注,民政部及时成立了接收国际援助款物办公室,云南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专门设立捐款物接收组,负责接收国际国内救灾援助。整个救灾过程中共接收社会捐款10 459.75万元,粮食、食品、药品、衣被等物资12230吨。1993年,鉴于云南灾多灾重的特点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救灾的形势,设立了云南省接收救灾捐赠办公室,作为常设接收救灾捐赠的机构,办公室设在省民政厅,主要职责为发动组织、接收、分配管理救灾捐赠款物。之后,省接收救灾捐赠办公室先后组织了1993年普洱地震,1994年洪灾、泥石流灾害,1995年孟连地震、武定地震,1996年丽江地震等几次较大规模的救灾捐赠活动。据统计,1988—1997年,云南省共组织救灾捐赠活动8次,接收社会捐款58 545.25万元,捐赠物资22 864吨,物资折价近3亿元。为加强对救灾捐赠款物的管理,1996年5月,云南省人民政府颁布了《云南省接收救灾捐赠款物管理暂行办法》,对捐赠款物的接收、分配使用、监督机制等作了明确规定,使救灾捐赠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救灾捐赠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全民救灾的责任感,加强了救灾国际合作,增强了救灾实力和救灾效果。 ☚ (二)改革传统救济体制 二、农村社会救助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