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辛店文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辛店文化 辛店文化我国铜石并用时代的一种文化。1924年首次发现于甘肃省临兆县的辛店,故名。主要分布于甘肃省兰州市以西黄河沿岸、洮河中下游、大夏河、庄浪河及青海省之湟河流域。文化特征: 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质地粗糙; 绳纹及附加堆纹多见; 器形多双耳罐,鬲少见; 彩陶占相当比例; 图案多雷纹、宽带曲折纹、羊角钩纹、太阳纹、狗、鹿等动物纹。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生产工具石、骨器为多; 已出现冶铜业。社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 年代相当于商周时代,约为公元前1000年左右。又可细分为姬家川和张家嘴两个类型。 ☚ 辛弃疾 亨·穆尔 ☛ 辛店文化 辛店文化辛店文化因首先发现于临洮县辛店村而得名。年代约当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距今约3 600~2 600年。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洮河、湟水流域。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陶胎较为粗糙。典型器物是颈部或腹部附加有双耳的彩陶罐和瓮,及颈肩部附加有双耳或双纽的陶鬲等。彩陶数量较多, 纹饰以近似一对羊角的双勾纹与象生的犬形纹最具代表特征。冶铜业有较大发展,铜器种类有锥、矛、匕、凿、铜扣和铜泡等,并发现青铜容器残片和冶铜炉壁残块。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与狩猎。家畜有羊、马、牛、猪、狗等,以羊为主要畜种,马可能已用作交通工具。从墓葬及随葬品看,当时已进入阶级社会。辛店文化常见的双耳带足鬲与西周早期的陶鬲形近, 彩陶上的连纹回纹及云雷纹等彩色花纹,与中原青铜器上的纹饰相同,这表明辛店文化曾受到中原文化的直接影响。 ☚ 齐家文化 寺洼文化 ☛ 辛店文化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因1924年首先在甘肃省临洮县辛店村发现而得名。年代晚于齐家文化,为前1000年左右。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洮河与大夏河流域,包括甘肃西部、西南部和青海东部。重要遗址有甘肃省临洮县的何家庄、永靖县张家嘴、姬家川和青海省民和县核桃庄、大通县上孙家等。该文化陶器以夹沙红褐陶或橙黄陶为主,彩陶的数量比较多。器物种类有双耳罐、四耳罐、鬲、盆、杯、鼎、豆、盘等。彩陶纹样常见S形、三角折线纹以及动物形象的鹿纹、狗纹等。铜器主要是小型的生产工具与装饰品,有少量的铜容器。器类有锥、矛、匕、凿、铜扣、铜泡等。居住基址以半地穴式房基为主,形状呈圆角长方形。墓葬均为长方形,葬式各异,流行用小件装饰品随葬的习俗,如玛瑙、绿松石、骨管、铜泡、铜珠等。部分墓地中,普遍有殉人的现象。这种文化遗存的发现,为研究商周时期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文化与中原地区青铜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