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辛夷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辛夷花

 

元稹


 问君辛夷花,君言已斑驳。
 不畏辛夷不烂开,顾我筋骸官束缚。
 缚遣推囚名御史,狼藉囚徒满田地。
 明日不推缘国忌,依前不得花前醉。
 韩员外家好辛夷,开时乞取三两枝。
 折枝为赠君莫惜,纵君不折风亦吹。

 元稹酷爱辛夷花。唐宪宗元和五年(810),他写给韩愈《辛夷花》一诗,向韩愈索取辛夷花。
 韩愈宅中种植了许多辛夷花。韩愈《感春五首》之五有诗云:“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韩醇认为该诗是韩愈回赠元稹之作。见《五百家说韩集》卷4引)元和四年(809),韩愈为都官员外郎,故元稹在诗中称他为韩员外。
 诗题为《辛夷花》,但诗人并未着力描摹辛夷花之物态,整首诗以“乞取三两枝”为中心议题,围绕着索花展开的。为了得到辛夷花他曾向韩愈打听辛夷花开放的信息;当得知辛夷花已色彩斑驳即将开放时,他径向韩愈提出“乞取三两枝”的要求,唯恐主人惜花自拥,诗人又晓之以风吹花落的自然规律,奉劝韩愈不要舍不得“折枝为赠”,而应慷慨相送,元稹之爱花索花之情是多么的迫切。
 辛夷花由绽苞到凋零,一切顺随自然,而人生于天地之间,并非无拘无束万事如意。元稹在向韩愈索取辛夷花之时,也向韩愈表露了自己的心迹苦衷。“缚遣推囚名御史,狼藉囚徒满田地”是他任监察御史期间,劾奏违法官僚、平雪冤狱一时名动天下的真实概述。此举不可避免地要得罪一些权贵,元稹因而遭到一系列的排挤打击。他深谙为官之苦衷,欲醉卧花前,但“国忌”临头(“国忌”疑指德宗或顺宗之忌日。据《旧唐书 ·德宗纪》下、《顺宗纪》、《宪宗纪》上,德宗卒于贞元二十一年正月癸已(805年正月23日),顺宗卒于元和元年正月甲申(806年正月19日)。(参阅卞孝萱先生《元稹年谱》)使他不能开怀痛饮,一醉方休。在欲就未就之际,不露声色地解释了索花的缘由。
 此诗索花只是借口,诗人借索花向朋友诉说个性追求与外部世界的矛盾冲突所构成的种种苦闷,自叹人为官累,身心不得舒展,希望解脱,但又苦于无奈。情和理,名与利,主观愿望与客观世界之间所构成的矛盾,永远是人生的主题,元稹当然也不例外。何以解忧?折一枝美丽的辛夷花吧!

咏花诗词之《辛夷花》全诗原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辛夷花

 

佚名


 含锋新吐嫩红芽,势欲书空映早霞。
 应是玉皇曾掷笔,落来地上长成花。


 这首咏辛夷花诗主要是就辛夷花又称木笔花这一点立意。传为欧阳炯所作。
 “含锋新吐嫩红芽”一句是写辛夷花初开时情状。《群芳谱》说“正、二月花开,初出枝头。苞长半寸而尖锐,俨如笔头。”“含锋”即花苞如笔锋,“势欲书空映早霞”是承上句而来,写辛夷花开之始有如毛笔含锋,其态势是昂扬指上,好象要大笔书写于苍穹,与早霞相辉映。“嫩红芽”与“映早霞”相应,却也和谐生动,第三、四句则是作者议论之笔,“应是玉皇曾掷笔,落来地上长成花。”想象之语,十分切合辛夷花又名木笔花的特征。
 将辛夷花又名木笔花这一特点写入诗中的,还有唐人吴融《木笔花》:“嫩如新竹管初齐,粉腻红轻样可携。谁与诗人偎槛看,好于笺墨并分题。”吴作的比喻特点是就木笔花的整体形状如笔,较之这首诗中的单就如笔含锋的具体而微的比喻,显得空泛些,特别下句,“粉腻红轻样可携”,很明显是从人与物角度来着眼,说木笔花真象笔,似乎可以以手提携,而这首无名氏诗所强调的却是木笔花自身的态势,所以更显得有生气。吴作后两句议论充分显示了他的赏爱木笔花之情殷殷可鉴,但比较无名氏这首诗结句看未免就有局促之嫌了。这首诗想象玉皇掷笔,落地生花,木笔生花,又含锋向上,势欲书空,文采可与朝霞相映,更显得气概不凡。所以两相比较,这首无名氏之作确有自己独到之处,那就是以美妙切实的联想,描绘了辛夷花形同木笔又名木笔花的这一特征,以其气势动人。花发自地上,指向天空,天空落笔,至地成花。其气势之大是由于诗人紧紧抓住了木笔书向空这一点,而描述空间至广。同时,又有“含锋”、“红芽”这样细致而微的刻划,可以说是小大由之,虚实结合,是咏辛夷花中难得的好诗。同明代陈继儒《辛夷》:“春雨湿窗纱,辛夷弄影斜。曾窥江彩笔,笔笔忽生花。”张新《辛夷》:“梦中曾见笔生花,锦字还将气象夸。谁信花中原有笔,毫端方欲吐春霞”两首诗相比较,更可以看出这首佚名的咏辛夷诗可贵之处。其中前两句“含锋新吐嫩红芽,势欲书空映早霞”可以看作是写木笔花的绝唱。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落葉木本 > 辛夷 > 辛夷花
辛夷花  xīnyíhuā

即“辛夷”。《山堂肆考》卷八:“《格物總論》: 辛夷花,木高數尺,葉似柿而長,初出如筆,正二月開花,花落無子,夏秋再著花而小,紫苞紅焰,一名木筆,一名侯桃,《離騷》經所謂辛夷,即此。”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