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扶贫开发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贫困问题正在缓解 (三) 扶贫开发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贫困问题正在缓解1985年以后,陇南地区先后有武都、宕昌、文县、礼县、西和、康县6个县被列为国家和省上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从1986年开始,在国务院和省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下,全面系统地开展了扶贫开发工作。全区贫困县、乡普遍实施了一、二、三的 “温饱工程”(即对每户贫困户扶持一亩地膜、两袋化肥、三亩良种),推广了“四个一”(即一人一亩基本田,一户一亩林果园,一户每年出售一头商品畜,一户输出一个劳动力)的扶贫措施,在帮助贫困户解决吃粮难的同时,引导和扶持他们积极发展商品生产, 开展劳务输出, 提高造血功能。对高寒阴湿和少数民族特困地区,采取打攻坚战的办法,集中扶贫资金进行整乡、整村的规模扶持,优先帮助这一部分群众解决温饱问题。同时,还采取了以发展支柱产业为重点,连片治理,区域开发的扶贫办法,重点抓了武都洛塘等5个扶贫开发小区发展蚕桑、林果、食用菌、中药材、商品畜禽、矿产品、冬春蔬菜和仿波斯地毯8大支柱产业, 覆盖贫困户受益脱贫。 经过连续几年的艰苦努力, 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贫困问题正在逐步缓解。6个贫困县的工农业产值由1985年的3.66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7.78亿元,增长1.12倍;粮食总产由3.55亿公斤增加到4.2亿公斤,增长20%,人均占有粮由184.5公斤增到249公斤, 增长35%;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69元增加到309元,增长82.8%。6县已有13.5万户贫困户解决了温饱,贫困面由1985年底的60%以上,下降到1992年的20%左右。 ☚ (二) 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定规模,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四) 农民生活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 00020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