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施分类指导
为使开发取得最佳效益,针对不同的资源类型,采取了六种开发治理模式:
1. 引黄灌区中低产田。采取灌排分开,整地改土,培肥地力,沟渠路林桥涵闸配套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2. 井灌区中低产田。采取引水补源、发展地下管道、防渗渠道、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和搞好土地园田化、林网化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3. 沙荒地。采取水利先行,林草紧跟,林农并举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4. 内陆盐碱地。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以井保丰,以河补源,井灌沟排,整地改土,旱涝碱综合治理。
5. 滨海盐碱荒地。采取抽咸晒盐,引黄补源,以淡压碱,盐农结合或采取引黄灌溉、发展水田的办法进行治理。
6. 低湿涝洼地。采取挖鱼塘、筑台田,渔农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理。
根据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分别树立示范样板,在全省加以推广,推动面上的综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