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农村计划生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农村计划生育

(三)农村计划生育

湖南人多地少, 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俱增。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计划生育工作, 从70年代开始, 对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 使农村人口增长的趋势开始得到有效的控制。
1.发展历程
。50年代初期, 农村人口盲目增长,生育过多过密,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已经有不少妇女要求摆脱多子女的拖累, 实行避孕节育。3年经济困难时期过后, 湖南农村人口出生率出现大幅度增长,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1963年11月, 省、地、县各级相继成立的计划生育机构, 在农村进行了计划生育试点。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计划生育机构瘫痪, 计划生育工作停顿。1969年, 湖南重新建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 着手恢复计划生育工作。从70年代开始,湖南把人口发展计划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轨道, 同时制定了计划生育政策和施行办法, 计划生育逐步在全省乡村普遍推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党和国家把计划生育工作提到基本国策的高度, 湖南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五五” 和 “六五” 全省农村均较好地实现了人口规划。1989年12月颁布 《湖南省计划生育条例》, 使湖南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步入法制轨道。
2.计划生育政策
。60年代的生育政策是: 提倡每对夫妇最好生2个孩子, 最多不超过3个。70年代前期, 提出 “晚、稀、少” 的要求, 即提倡农村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后结婚, 提倡每对夫妇生2个孩子, 生育间隔4年以上。70年代后期, 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1个, 最多2个。1980年,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1个孩子。1984年11月, 省人民政府颁布 《关于二胎生育的暂行规定》, 对农村, 规定13种情况可以有计划地安排生育二胎; 对农村少数民族居民, 则实行提倡一对夫妇最多生1个, 允许生2个, 个别特殊情况经过批准才能生3个。
3.计划生育网络建设
。全省推行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层层落实计划生育目标。重点加强计划生育的基层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了乡 (镇)“四位一体” (计划生育办公室、计划生育协会、宣传技术指导站、计划生育学校), 并逐步把计划生育工作重点下移到村, 到1995年, 全省有88%的村建立了 “三位一体” (计生指导室、计生协会、计生学校)工作阵地, 80%的村落实了村专干的报酬, 60%的村建立了比较齐全的育龄妇女档卡, 全省村级计生协会发展到53 400个, 会员近500万名。
4.计划生育宣传活动
。计划生育是一场移风易俗的深刻变革。为了引导广大群众摆掉旧的生育观的束缚, 树立新的生育观念, 各地运用报纸、广播、电视、幻灯、墙报、宣传橱窗、文艺演出和知识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宣传计划生育的重要意义、方针政策、好人好事和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的科学知识。同时还将实行计划生育和开展五好家庭、文明村、“三三金桥工程”和少生快富奔小康等活动结合起来, 把进行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与开展计划生育各项服务活动结合起来, 把解决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同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 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地实行计划生育。

☚ (二)农村人口构成   二、农村劳动力增长与分布 ☛
0001354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