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技术改造
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甘肃农业发展较快,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全面安排,早在“七五”中期就作出了扩建、改建7个化肥厂的决策,力争90年代为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化学肥料。
7个化肥企业, 包括全省现有全部4个重点骨干企业和张掖地区氮肥厂、榆中氮肥厂、庆阳石油化工厂3个小化肥企业。其中氮肥厂5个, 磷肥厂2个。
工程项目以扩建改建为主。其中,改建2个,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张掖化肥厂4万吨尿素;扩建3项,刘家峡化肥厂10万吨合成氨,榆中化工厂2.5万吨合成氨,庆阳石油化工厂2万吨硝铵;新建2项,白银磷肥厂磷一铵3万吨,金昌化工总厂磷二铵12万吨。
新增生产能力。工程全部竣工后,将新增生产能力尿素51万吨,硝铵1万吨;碳酸氢铵4万吨;磷一铵3万吨,磷二铵12万吨。绝大多数属于优质高效化肥。
投资规模。总概算约30亿元,其中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24亿元,金昌化工总厂36700万元,刘家峡化工总厂15 460万元。
工程进展情况。截止1992年底,已经竣工投产的有张掖地区氮肥厂、榆中氮肥厂、庆阳石油化工厂、和白银磷肥厂4项,刘家峡化工厂扩建工程1993年可以全部竣工投产。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改建工程的初步设计已报国家计委审批,预计1995年前可以动工兴建。
上述7个化肥厂技术改造全部完成后。预计到“九五”末,甘肃化肥年生产能力按标准肥计算将达300万吨。优质化肥尿素、磷一铵等将占化肥总量的90%左右;年实际生产化肥约270万吨左右,基本可以满足全省农业生产对化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