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作用
❶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通过示范、培训、指导、咨询服务等,有效地促进了先进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1997年全省重点推广了小麦、玉米带状田、蚕豆套种洋芋、小麦穴播、脱毒洋芋、平衡施肥、种子包衣、旱作间播等农业新技术,推广面积达1.6万公顷,组织实施农业“丰收计划”20万公顷,占全省粮油作物播种面积的40%。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全省粮食作物平均亩产达215千克,在粮油作物增产中科技贡献率43.5%,有力地推动了粮油生产的发展。
❷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在积极选育推广良种,实现农业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7年良种推广面积达40.5万公顷,良种覆盖率增加到83%,其中,以小麦新品种为主体的春播第五次更换面积达到18万公顷,占全省春小麦面积的89%,种子基地发展到2万公顷,良种经营量达到1 200万千克。
❸农业机械在农牧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机作业水平明显提高,农业机械已经承担了接近半数的农业劳动量和70%的农村运输任务。机械化作业在全部农产品增量中的份额贡献率已达13%以上。
❹供销合作社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办社宗旨,紧紧围绕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做好服务。初步形成了以科技为先导,以供销为依托,技物结合的农资系列化服务体系,到1994年底全省已建立起省、县、乡三级农资系列服务网络。建立起农资科技服务站、庄稼医院241个,综合服务站67个,这些服务机构积极开展带料承包、联合防治病虫害、 配方施肥供药、 科技咨询等多项服务活动。 初步形成了以经营、 储藏、加工为内容的农副产品购销服务体系。 各级供销社从农牧民资源优势出发, 充分运用经营、 加工、 储藏、运输设施, 搞好农副产品的收购销售、加工增值、 开拓销售渠道等服务。 投入扶持资金, 扶持各类生产专业户发展果品、蔬菜生产和养鸡、养猪、养蜂以及牛羊育肥等, 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商品生产基地, 建立了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社办工业企业13个。
❺信用社从以往单纯支持农牧业生产服务转变为支持农、林、牧、 渔全面发展和农、工、商、 运、 建、 服综合经营服务, 为支持农牧业生产, 支持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