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亲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亲迎 亲迎亲自迎娶。古代婚礼:新婿亲至女家迎娶。《大雅·大明》五章: “文定厥祥,亲迎于渭。”孔《疏》: “《公羊》说: ‘天子至庶人娶,皆当亲迎’。” 陈奂 《传疏》:“亲迎者,重 (zhòng) 昏礼也。” ☚ 亲 彦 ☛ 亲迎结婚六礼之一。男方于亲迎日公服到女家,迎新娘入室,行交拜合卺礼。《诗经·大雅·大明》:“大邦有子,伣天之妹; 文定厥祥,亲迎于渭;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礼记·哀公问》:“冕而亲迎,亲之也。” 《公羊传·隐公二年》:“此何以书? 何讥尔? 讥始不亲迎也。”《谷梁传·庄公二十四年》:“亲迎,恒事也。” 亲迎qīn yìng古代婚礼“六礼”之一。新婿亲至女家迎娶(1)。《外戚世家序》:《春秋》讥不亲迎。——《春秋》讥讽新婿不亲至女家迎娶。 迎接的情况 迎接的情况顺应迎接:顺承 ☚ 迎客 出迎 ☛ 亲迎满族娶亲习俗。流行东北。婚礼正日,男家备喜轿彩车,新郎及其父率本家亲族、傧相、吹鼓手、仪仗等往女家(或中途“下处”)迎接新娘,至女家或途中与送亲队伍相遇,相见饮茶或筵宴毕,迎娶新娘而归。 亲迎娶亲习俗。流行于各地满族中。其传统形式是,婚礼正日,男家备喜轿彩车,新郎及其父率本家亲族、傧相、吹鼓手、仪仗等前往女家(或“下处”)迎接新娘。至女家或于途中与送亲队伍相遇时,相见饮茶或筵宴毕,迎娶新娘而归。 亲迎 023 亲迎迎娶新娘。新郎在宾相的陪伴下,或新郎在家而由迎亲的人去迎娶新娘。迎娶新娘的仪式很复杂,各地又不尽相同,多数地区是用轿迎娶,新娘下轿后要拜天地、入洞房等等。 ☚ 请期 催妆 ☛ 亲迎 亲迎是中国古代男女婚姻仪节与程序之一,为“六礼”中的最后一礼。“亲迎”与周文王有关。据说文王婚配时,曾躬身亲迎新娘于渭水河畔,所以《周礼》中以此为男女姻亲的定制。新郎在成婚那一天,必须亲自到女方家把新娘接出来,以礼相迎,护送回男方家,所以叫“亲迎”。起初,男子迎娶新娘是用马车等交通工具,到后世改用人扛抬的轿子,新娘坐轿,新郎则骑马相随(但也有不亲自去迎娶的)。“亲迎”结束,双方再畅饮“合卺酒”,最后归入洞房,新婚夫妇即可成婚过夫妻生活了。 ☚ 请期 聘礼 ☛ 亲迎 亲迎中国古代婚礼“六礼”之一。举行成婚典礼的当天,新郎奉主婚人之命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上古时代亲迎在黄昏时分,具体仪节大致是:亲迎之时,新郎身着黑色礼服,乘黑漆车子,前面有人执烛前导,后面有从车,一起至女家。新娘父亲亲自出门把女婿和男家宾客迎进家门。新郎将礼物雁奉上,行礼而出。妆梳整齐、头蒙盖巾的新娘随至车前,新郎亲自将车上的索子 (绥) 授给她,引她上车。先由新郎亲自驾车,然后由专门驾车人代替,一同上路,女家有送行的人跟从。至男家门前,新郎先乘车入门。等新娘一行到达后,由新郎将新娘接进家门,入宅行“合卺”等礼。亲迎所用礼品,据《周礼·地官》载: “诸侯以履二两,加琮。士大夫以履二两,加束修。庶,以履。”《说苑·修文篇》解释: “以履意者,新妇入门为践履之始,故独重之,当女临登舆,其母即以此履履女。” 《春秋公羊传》谓自天子至庶人都有亲迎,《春秋左传》认为天子至尊,无亲迎。汉高祖时皇太子纳妃,叔孙通制礼,从《春秋左传》,定为天子无亲迎。后世帝王概无亲迎,隋唐以后,皇太子婚行亲迎礼。宋代之后,迎新娘多用轿,新郎坐轿或骑马。轿用红绿绸扎彩,称花轿。轿前有媒灯、绫旗、吹鼓手等。 ☚ 请期 奉迎 ☛ 亲迎personally receiving the brid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