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共十四大以来,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小康建设步伐加快,全省农村的交通、通讯、电力、卫生等各项基础设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1996年底,全省通公路的乡 (镇)达到100%,通公路的村达94.0%,实现了 “乡通公路村通车” 的局面。交通条件的改善,不仅为发展农村经济创造了条件,而且为广大农民探亲访友、外出旅游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据调查,1996年,全省农民用于通讯的支出人均为57.91元,比1983年的0.91元增加57元。截至1996年底,全省通电话的行政村达到85.0%,有邮电所的村达45.2%。与此同时,电力事业、广播电视的发展也为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供了方便。1996年末,全省基本村村通电,能接收电视节目的村达到99.8%,有有线广播的村达56.2%。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广大农民基本上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全省农村村级卫生站的覆盖率达到93.6%,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得到根本改变。据调查,1996年全省农民用于医疗保健卫生服务的支出人均为60.08元,比1983年的3.44元增长 16.5倍。农村教育条件大为改观,98.0%的村设有学校,6~14岁人口在校率达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