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贤
指南朝齐梁时诗人王融、谢朓和沈约。梁钟嵘《诗品》下:“昔有王元长(王融字)者,常谓余云:‘宫商与二仪俱生,自古词人不知之。唯颜宪子乃云:律吕音调,而其实大谬。唯见范晔、谢庄颇识之耳。”尝欲造《知音论》,未就而卒。王元长创其首,谢脁、沈约扬其波。三贤咸贵公子,幼有文辨。于是士流景慕,务为精密,襞积细微,专相凌架。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王融、谢朓、沈约是诗歌声律说的首创者和提倡者,又因为他们都是官宦人家的子弟,且从少年时代起就以好学、有文才而知名当世,这使他们的提倡得到众多的士族文士的响应,流为时尚,故称之为“三贤”。
佛家语。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仁王经·菩萨教化品》:“三贤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尽原。”《全唐文》二六三李邕《岳麓寺碑》:“四行乐而不取,三贤登而更迁。” 《全唐诗》一二七王维《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三贤异七贤,青眼慕青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