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跃进”时期1958—1962年
“一五”计划胜利完成,整个农村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正当人们以饱满热情投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的时候,中央领导对农村大好形势估计过高,发动了“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同时又不断反“右”倾,助长了“左”倾错误思想发展。
1958年,党中央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广西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把原来1.4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846个人民公社。农业发展也要提前“过长江”、“跨纲要”,而且层层召开高产现场会议,甚至还放出了两颗震撼全国的稻谷每公顷产975吨,土高炉日产钢铁2 000吨的高产卫星,以致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如粮食虚报产量,又开展反“瞒产私分”,导致征购过头粮,人民生活出现“瓜、菜代”低水平结构。1958年下半年人民公社打乱了原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体制,大搞“一平二调”,造成整个经济建设紊乱。秋收尚未结束,就抽调大批劳动力大办钢铁和其他企事业,有的地方还搞合家并村,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成熟了的粮食以及其他农作物扔在地里,损失严重。削弱农民家庭副业生产,限制集市贸易,导致农副产品生产和交换萎缩。1958年因上年冬种和备耕比较扎实,当年春种也较为实在,所以全年农业总产值和粮食、油料、甘蔗等产品产量仍呈上升趋势,但其影响滞后,1959年后开始倒退,“二五”期末滑落到解放初期生产水平。
1962年农业总产值比1957年减少4.26亿元,减26%,其中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产值分别下降12.1%、9.8%、48.1%、76.6%和21.4%。粮食总产量减产62.2万吨,减少10.6%,低于1952年的水平,致使发生非正常死亡;油料产量减少42.2%;黄红麻减72.4%; 甘蔗产量减73.6%; 烤烟产量减47.6%。牛存栏减少23.1%;猪减33.9%;羊减9.3%。水产品产量下降24.6%。
“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村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资源遭到破坏,农产品产量减少,市场商品短缺,货币投放量增加,物价突涨,国民经济滑坡,并给农村经济发展留下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