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农垦系统成人教育
国营农场初创时期,在职教育以举办生产急需的短期拖拉手培训和冬闲技术、文化夜校为主。进入80年代后, 在职教育逐渐由短期培训向定员、定期、定点的专业学校转变, 形成以干部学院、职工大学、职工中专、电大、函授教育为主要形式, 由农场总局、管理局、农场三级分工负责的成人教育体系。有农垦管理干部学院、职工大学各1所, 各类职工中专9所, 还建立了电大、函授网络, 1978—1990年共培养大专毕业生8 215人, 中专毕业生23 936人, 参加短期培训的65万人次。
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在庆安县境内, 创建于1981年, 1983年改现名。招生对象是有5年工龄,35周岁以下的在职干部和受过一定专业技术教育的技术人才。办学形式有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岗位培训和函授教育等。设有工业企业经济管理、商业经济管理、建筑企业管理、工会管理、安全管理、农村经济管理, 对外经济贸易、计算机、英语等9个专业。教职工198人, 专任教师62人, 其中, 教授2人, 副教授32人, 讲师21人, 助教7人。校舍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 实验室5个, 图书10万册。建校以来, 毕业2年制学生3 523人, 短期培训4 237人。
黑龙江省农垦教育学院。成立于1982年, 现与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合署办学, 1991—1995年培养函授专科生619人, 短期培训607人。
黑龙江省牡丹江农垦职工大学。设在密山市, 是1981年成立的全日制高等职工大学, 1988年省政府批准, 国家教委备案, 改名为黑龙江省牡丹江职工大学。学制3年。
黑龙江省农垦广播电视大学。始建于1983年,下辖9所分校, 5个电大工作站。电视大学设电视中专和燎原学校。建校以来共招收大中专学员8 791人, 已毕业学员5 061人, 在校生2 578人。校舍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 有专兼职教师560人, 其中高级职称的27人, 中级职称的103人, 广播电视大学校部设在佳木斯, 校部教职工16人。
黑龙江省垦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成立于1981年。下设9个地级分校, 55个县级分校。建校以来共开设农学、畜牧兽医、农业经济管理等11个专业,共招收学员31 830人, 设350个教学班, 已毕业9 890人。
函授教育。由各业务部门与各高等院校和专业函授学校自行联系, 据不完全统计, 垦区有37 431名在职干部、工人, 参加北京、上海、辽宁、哈尔滨、佳木斯等地大专院校的函授学习。
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从1983年起, 经省教育部门批准, 先后成立了18所职工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经改革调整, 现有建三江、宝泉岭、九三、赵光、云山、八五○、友谊、八五二、迎春等9所职工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