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调整种植业区域布局
上海市郊的种植业区域布局,是在传统布局的基础上,根据“两个立足点”的农业生产方针,稳定粮食生产总量、发展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业结构要求,和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逐步进行调整的。
按照“郊区农民口粮立足于自给”的要求,粮食生产特别是作为农民口粮的单季晚稻种植,在市郊各县区都有布局。除水稻外,麦子的布局有所不同。1996年,嘉定、宝山、闵行三个区大多种小麦,很少种植或几乎不种大麦,而金山区、松江县、浦东新区大麦种植的比重分别占96%、69%和75%;南汇、奉贤、崇明三个县大麦与小麦之比为40:60,而青浦县则呈“倒四六”。
棉花在大幅度减少种植面积之后,1996年仅有3 058公顷,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奉贤、南汇两个县和金山区南部及长江口的崇明岛。这些地方地势较高,土壤砂性疏松,是传统产棉区,棉花产量较高。嘉定区北部也有270公顷棉花,主要与大蒜间作。
油菜的种植,在各县、区都有布局。因为农民在口粮自给的同时,也需要食用植物油的自给。但所占比重及变化趋势也有差异,近郊四个区面积种得少,而且越来越少,其中浦东新区已经基本不种,原因是种油菜花工比较多,买食油比较方便;远郊六个县区油菜面积种得较多,南汇、崇明两个县同夏粮面积相仿,金山区的油菜种植面积达14 493公顷,超过夏粮面积21.3%,主要原因是种油菜的经济收益比种麦子要高。
其他经济作物则因地制宜,择优布局。食用菌在由近郊向远郊转移之后,在各县区都有布局,嘉定区、南汇县保持传统优势,布局较为集中,1996年总产量占全市的54.8%。西甜瓜在近郊四个区和松江、青浦两个县基本不种,主要布局在南汇、奉贤、金山、崇明四个县区,占全市种植面积10 588公顷的87.5%;而其中4 358.7公顷甜瓜则集中在南汇县种植,占86.7%。草莓集中在青浦、奉贤两个县,宝山、闵行两个区的局部地区也有种植。鲜食玉米主要布局在青浦、松江、崇明等县,南汇、奉贤、金山等县区也有一定种植。香料和中药材分布在闵行、崇明两个区县。蔺草集中布局在青浦县练塘镇为中心的水网低洼地区。大蒜、黄葱仍然集中在嘉定区的北部种植。崇明还有甜玉米、芦笋、金瓜、鲜食花生等特色产品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