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良种选育
1. 农作物良种选育。50年代前期,广泛收集全区各地农作物品种资源,首先筛选推广当地农家良种,以适应当时生产急需。50年代中、后期,从原苏联和国内北方同纬度地区引进了一批适应性好、产量高的作物优良品种,加速农作物品种更替。60年代开始,方进入常规育种与杂交、辐照相结合的育种新阶段,育成“新冬”(冬麦)、“新春”(春麦)、“新玉”(玉米)、“新稻” (水稻)、“新陆” (陆地棉)、“新海” (海岛棉)、“新油”(油菜)、“新甜”(甜菜)和 “新蜜”(甜瓜)等系列新品种并大面积推广,对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70年代后期起,开始注重品质,由品种间杂交选配组合育种进入单倍体、多倍体育种,以及“三系”配套选育和杂交优势利用,将生物技术引入育种研究中,提高了育种水平。进入90年代,根据市场经济和 “两高一优” 农业的需要,开展了特需小麦育种的研究工作。近10年来,全区农业科技工作者对主要农作物品种进行了两轮攻关,培育出小麦、玉米、水稻、棉花、油菜、甜瓜等新品种各3~6个,这些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自治区农业科技进步。
在培育的农作物新品种中,获自治区奖励的有冬小麦新冬2号、新冬16号、冀麦26,春小麦新春2号、3号,玉米SC—704、新玉6号,水稻新稻1号,棉花新陆早1号、军棉1号,油菜新油2号,甜瓜皇后等。
2.畜禽良种选育。30多年来,新疆选育了一批畜禽新品种,其中以细毛羊改良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效果最显著。经过1957—1985年的选育和研究,新疆细毛羊数量得到迅速发展,质量也有显著提高,截止1990年仅区内就有新疆细毛羊400余万只。中国美利奴羊新品种的培育,1975年由农林部立项,涉及3省(区)13个单位,1985年通过国家验收并命名。1985—1990年自治区畜牧科学院与巩乃斯种羊场、八一农学院共同协作攻关,培育出毛细度18~21.5微米、体型一致、体格健壮、遗传性稳定的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细毛型母羊2 560只,其中1 433只特一级母羊毛纤维细度平均20.13微米,产净毛量平均3.84公斤,还建立了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毛密品系。此外,还开展了新疆羔皮羊、绒山羊选育,新疆白猪、新疆黑猪、中国黑白花奶牛、新疆褐牛及伊犁马的选育研究工作,对发展新疆畜牧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3.林木良种选育。先后开展了全区主要用材林、经济林树种的良种选育技术研究,包括天山云杉,西伯利亚落叶松、杨树、榆树、核桃、巴旦杏、红枣等树种优良单株的选优;种子园、母树林的营建及管理;优良品种地理种源的筛选;良种子代测定等项研究,取得了一批好的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良种选育
农作物育种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50年代。此阶段,主要沿用系选法,着重搜集、鉴定、利用地方品种,实现了以碧玉麦、京祖107水稻为主的第一次麦稻品种更新。
(2)60年代。此阶段,农作物育种逐渐以杂交利用为主,小麦辐射育种也于1960年开始,实现了小麦以阿勃为主,水稻以公交系列品种为主的第二次麦稻品种更新。
(3)70年代。此阶段,宁夏农作物所培育的斗地1号小麦和引进的水稻京引39成为当家品种,实现了麦稻第三次品种更新。从1971年起,宁夏农作物所派遣科技人员到广东海南行政区(现海南省)进行小麦、水稻、高粱等作物种子“南繁”工作。1972年,开始进行小麦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1976年开始进行水稻花培育种研究。
(4)80年代。此阶段,小麦、水稻育种工作得到加强,有计划地组织小麦育种攻关,先后育成了宁春11号(中宁)、宁春12号(银川)、宁春13号(永宁)、宁春16号(宁夏农作物所)等良种,其中用冬性太谷核不育技术育成的宁春16号,是杂交育成的第一个小麦良种,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地区成为优质高产的主栽品种。1983年,以宁春4号更替了斗地1号,1984年水稻以宁粳7号、宁粳6号、秋光、杂交稻秀优57群体代替了京引39,实现了第4次麦稻品种更新。1988年,小麦以宁春11—16号群体接班,但由于宁春4号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好,加之栽培技术的改进提高,至今仍作为主栽品种。1990年,水稻以宁粳9—12号、14号群体取代了宁粳7号、6号、秋光、秀优57,实现了水稻第5次品种更新。
自1979年宁夏农作物品种委员会成立至1994年,共审定农作物优良品种209个。引黄灌区稻麦品种更新,使水稻单产提高3.03倍,小麦单产提高了3.64倍。此外,还培育出枸杞新品种宁杞1号、2号,杨树银×新杂交优良无性系,宁单8号玉米,宁亚系列胡麻,宁豆1号、2号、3号,甜菜新品种宁甜303、宁甜单优1号、宁甜双优2号、宁薯1—6号马铃薯、秋光、宁光苹果等。此外,还开展了滩羊、中卫山羊本品种选育,黄牛、马、绵羊、山羊杂交改良。
据测算,1952—1985年宁夏引黄灌区推广的24个小麦新品种科研费用收益率为1:64,推广费用收益率为1:12;水稻新品种秋光引种示范科研费用收益率为1:32.3,推广费用收益率为1:21.2;宁亚2号胡麻新品种选育科研费用收益率为1:30.9,推广费用收益率为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