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按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按诊

即触诊。详该条。

按诊

即触诊。

按诊

又称“触诊”。切诊内容之一。是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压病人的某些部位,以了解肌肤的凉热、润燥,局部有无压痛或肿块等。包括按肌肤、按手足、按胸腹、按俞穴等。

按诊

按诊

是对病人的肌肤、手足、胸腹及其它病变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测知局部冷热、软硬、压痛、痞块或其他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的一种诊病方法。如按额探知病人寒热温凉;按廊检查病人躯干四肢异常;按胴探查病人脏腑虚实寒热情况等。

☚ 询诊   目诊 ☛

按诊ànzhěn

即触诊。详该条。

按诊

按诊

按诊是对病人的肌肤、手足、脘腹及其它病变部位,施行触摸按压,以测知局部冷热、软硬、压痛、痞块或其它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的一种诊察方法。
按肌表
主要是审察全身肌表的寒热、荣枯、润燥以及肿胀等。按肌表不仅能从冷暖以知寒热,还可以从热的微甚、浅深而辨明表里虚实。一般额热多属外感热病,热邪盛者身多热,阳气衰者身多寒。手背热多为外感发热,手足心热为阴虚发热。凡身热,按其皮肤,初按热甚,久按热反轻者,是热在表; 若久按其热更甚,热自内向外蒸发者,是热在里。轻触肌表,可以察皮肤的润燥,了解病人有汗无汗和津液是否耗损。如皮肤滑润者,多属津液未伤; 干燥或甲错的,多属津液已伤。重手扪按,审察肿胀,可以辨别水肿和气胀。重手按之不能即起,凹陷不即起的是水肿,按之凹陷手举而即起的是气胀。在外科方面,触按病变部位,可辨别病证的阴阳属性,疮痈是否成脓。如疮疡按之肿而不热,根盘平塌而漫肿的,多属阴证。按之固定,坚硬而热不甚,是未成脓; 按之边硬顶软而热甚的,多已成脓。触按四肢关节以诊察有无骨折、脱臼。另外,还有触摸“尺肤”的诊法。尺肤,是指从肘部内侧至掌后横纹处的一段皮肤,对温热病诊断有一定意义。尺肤热甚,见于外感疾病时,多属温热证。
按手足
主要是察寒热,诊手足温凉可判断阳气的盛衰。《灵枢·论疾诊尺》说: “大便赤飧泄脉小者,手足寒,难已; 飧泄脉小,手足温,泄易已”。说明四肢温,阳气尚充,脾气未绝。手足俱冷的多是阳虚寒盛,或为热深厥深的热厥证。手足俱热的,多为阳盛热炽。按掌心与掌背温凉,可测知病属外感或内伤。手心热盛,多为内伤; 手背热盛,多属外感。
按脘腹
主要是通过轻触表面,察皮肤的润燥; 触压局部,了解有无痛感; 重手推按,审其软硬,以辨别脏腑虚实和病邪性质及其积聚的程度。按脘部,是指胸胃以下部位,又称“心下”,按心下的软硬和有否压痛,可鉴别痞证与结胸。心下按之坚硬而痛的,是结胸,属实证; 心下满,按之濡软而不痛的,多是痞证。按腹部,腹满有虚实的不同。《金匮要略》指出“腹满,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腹痛喜按为虚,拒按为实。腹胀满,叩之如鼓,小便自利属气胀;按之如囊裹水,小便不利,属水臌。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且痛有定处的,为癥为积,多属血瘀;肿块时聚时散,或按之无形,痛无定处的,为瘕为聚,多属气滞。腹有结聚,按之硬,且可移动聚散的,多为虫积。右侧少腹部按之疼痛,尤以重按后突然放手而疼痛更为剧烈的,多是肠痈。
按俞穴
俞穴是经络气血在身体表面聚集、输注或通过的重要部位,也是五脏六腑之气所转输的地方。它可以通过经络的联系,对机体内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产生一定的反应。因此,按俞穴了解其变化与反应,可以作为诊察内脏疾病的依据之一。按俞穴的方法,早在《内经》就有记载。《灵枢·背俞》说: “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九针十二原》又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近年来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在经络循行的路线上或在经气汇聚的穴位处,有明显的压痛或敏感反应,或摸到有结节状、索条状的反应物。如肺病可在肺俞穴摸到结节或在中府穴有压痛; 肝病可在肝俞和期门穴有压痛;胃病在胃俞、脾俞和足三里穴有压痛; 黄疸病可在肝俞、胆俞有压痛; 肠痈每于大肠下合足阳明经的上巨虚穴(阑尾穴)有压痛等,均可作为对内脏疾病的辅助诊断。

☚ 辨脉   四诊合参 ☛

按诊àn zhěn

palpa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