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研机构
省级畜牧兽医科研机构开始分设于长沙和郴州两处。1953年成立长沙乳牛场, 1958年与市属机构合并为长沙种畜场, 1959年改建为省畜牧试验站, 1964年改为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1970年3月被撤销。1973年3月, 在长沙市泉塘恢复建立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1953年成立省郴县畜牧试验场, 1957年改为省郴县畜牧试验站, 1959年将该站下放给郴州地区, 改为郴州畜牧兽医研究所。同年, 农业部将该所上收并改建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养猪研究所, 1962年初将该所再给郴州地区, 恢复原名。1963年省农业厅将它收回, 并改建为省郴州种畜场。1964年改为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郴州分所, 1969年被撤销。
“文化大革命”期间, 湖南省畜牧兽医科研职能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 1973年3月 11 日省革命委员会作出决定, 恢复建立省畜牧兽医研究所。80年代以来, 该所的研究方向和主要任务是: 面向全省, 以畜牧兽医科技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为主, 以研究猪、禽、牛为重点, 以遗传育种、饲料营养、畜禽疫病防治研究为主, 现已逐步发展成为全省畜牧兽医专业科研中心。1998年, 设有养猪、养禽、兽医、肉食品开发、草食牲畜、情报信息等10多个研究室, 现有干部职工108人, 其中畜牧兽医研究人员65人 (在聘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19人、助理研究员24人, 初级14人, 待聘的5人)。
此外, 1983年成立湖南省家畜家禽防检站 (现为湖南省兽医总站) 后, 除主管全省畜禽的防疫与检疫(含市场检疫、交通检疫、产地检疫) 外, 还兼有兽医科研任务。另全省还有地市级畜牧兽医科研机构6处, 县级机构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