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子宫古建筑群
位于桃源县热市镇明星村西北,居星德山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道教建筑。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天启二年 (1622)奉诏书修灵霄行宫。清康熙五年 (1666) 遭火灾。后重建,直至道光九年 (1829)成现在规模。1966年有所损毁。20世纪90年代逐步修缮。占地面积188平方米。坐北朝南,由山门、玉霄殿、三生殿、观星坛、望月楼等组成院落式建筑群,纯石质结构,马头式封火山墙,生铁瓦压脊,结构牢固,气势雄伟。山门刻联: “石壁星辉观其上如近碧天五尺; 佛宫月朗到此间顿忘尘事三千。”殿右有星子岩,石柱拔地而起,高数丈,山由此得名。星德山又名星子山,海拔843米。境内石木丛生,壮观雄伟,有金龟峰、地仙峰、舍身崖、忌人崖、迎客松、百子堂等景观景点。2001年7月,在山间天眼洞内发现一批更新世晚期 (约距今1~10万年前) 的象牙、鹿牙、野猪牙、羊牙、牛牙等古生物化石,对研究当时桃源的气候环境和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