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 改进渔船和渔具渔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 改进渔船和渔具渔法

(一) 改进渔船和渔具渔法

1.木帆渔船改为机帆渔船。1954年,经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并拨款,由沈家门水产技术指导站(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前身)负责机帆船海洋捕鱼试验,于1955年获得初试成功。机帆渔船比木帆渔船有着能灵活找捕鱼群,提高产量,增强抗风力,易为广大渔民接受,较快地在群众渔业中推开。1959年,全省机帆渔船达到1 086艘,总马力42 038千瓦,当年产鱼4.35万吨,占全省海洋捕捞总产量的18.03%。60年代,机帆渔船的船体、吨位、主机马力都有了扩大,排水量达50吨,主机达44.1—58.8万千瓦,立式起网机和一些鱼探等助渔设备开始应用,大大减轻了渔民的劳动强度,改善了作业条件,进一步提高了产量。到1970年底,全省海洋机帆渔船总数达到5 057艘,总马力23.61万千瓦,当年总产量29.11万吨,占全省海洋捕捞总产量的63.47%。从70年代开始,机帆渔船向大型多功能型发展,为开拓外海捕捞创造了条件。到1992年底,全省海洋群众捕捞渔业机帆渔船总数达到32 433艘,96.94万千瓦,当年机帆渔船产量107.56万吨,占全省海洋捕捞总产量的87.55%。
淡水捕捞渔船过去除太湖边少数渔民有10—20吨的木质船外,其余都是0.5—2吨的小型木质渔船,共约3 000余艘。到50年代末,小型木质渔船增加到2万余艘。60年代以后,一部分渔船开始安装了3.6—8.8千瓦柴油机,从手工摇船改为机械行驶,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增加生产时间。到1992年,淡水捕捞渔船基本上改装为机动渔船进行捕捞。
2. 建造外海、远洋渔轮。渔轮是外海远洋渔业的基本生产工具。1954—1972年,先后建立起国有宁波、舟山、温州等三个渔业公司,1978年后又筹建了舟山二渔公司和舟洋合资渔业公司,发展了渔轮生产。宁波海洋渔业公司,是最早投入渔轮生产的公司,1992年有职工2 331人,渔轮71艘,固定资产总值11 937. 69万元,年产鱼2. 75万吨,年产值9 605.8万元,年税利106.48万元;舟山海洋渔业公司,原属中央水产部和地方双重领导,现隶属农业部中国海洋水产联合总公司,是捕捞、加工、渔捞补给大型综合性的全国重点国有海洋渔业企业,1992年有职工13 132人,渔轮95艘,固定资产总值28 719.53万元,年产鱼50 008吨,年产值23 119万元,年税利1 503万元;温州海洋渔业公司,属温州地区国有企业,1992年有职工560人,渔轮21艘,固定资产总值4 267. 22万元,年产鱼4 428吨,年产值1 921. 95万元,年利润84. 96万元。舟山第二海洋渔业公司,是1978年12月成立,以补偿贸易方式引进日本大洋渔业株式会社新旧尾滑底拖网渔轮15艘。到1992年有职工3 153人,渔轮43艘,固定资产总值8 033.3万元,年产鱼11 769吨,年产值9 601.9万元,年税利947万元,创汇 1 855. 5万美元。
在国有渔业公司的带动和国家扶持下,从80年代末开始发展一批由群众集资建造的渔轮。1990年,国家专门设计建造了供群众渔业生产的202千瓦和294千瓦的渔轮。到1992年,全省海洋捕捞共拥有渔轮3452艘,其中国有渔业公司的渔轮345艘,10.11万千瓦,分别占渔轮总数9. 99%和马力总数18.45%;群众渔业的渔轮3 107艘,44.85万千瓦,分别占渔轮总数90.01%和马力总数81. 50%。全年外海远洋新开发的鱼虾蟹类资源产量达53. 62万吨,相当于同年全省海洋捕捞产量的43. 64%(表3-5-6)。

表3-5-6 主要年份海洋机动渔船表


单位: 艘、千瓦


年 份机 动 渔 船其 中
船 数占海洋渔
船总数%
渔 轮机帆船
船数马力数船数马力数
1954
1960
1970
1978
1980
1990
1992
6
1 379
5 060
9 571
11 812
35 203
35 885
0.01
5.23
16.16
31.01
39.69
85.17
79.81
2
28
65
138
193
1 514
3 452
147
4 432
11 679
44 857
64 757
133 141
527 623
4
1 351
4 995
9 433
11 619
33 689
32 433
118
50 476
225 550
439 229
521 297
1 247 859
969 980

3. 实行网具塑料化、尼龙化。1958年前,海洋捕捞均使用经拷染的苎麻渔网,这种渔网易于腐烂,使用时间短,化工多,成本大。1957年曾使用过棉纱渔网.但因原料紧张,不久就停止使用。1959年4月,岱山县组织4艘流网船,试用尼龙渔网生产,比苎麻网增产5倍以上。随后用聚氯乙烯织成的塑料丝网试用成功,比苎麻网使用年限增长1倍以上,减少劳动工序,大大降低成本,深受渔民欢迎。70年代以来,全省海洋渔业中的渔网、渔绳、缆索逐步实现了尼龙、塑料化,有力地推动了海洋捕捞渔业的发展。
淡水渔业的捕捞渔具很多,以钱塘江为例,渔具可分为大型网具、打网、丝网、搭网、钓具、杂渔具、鸬鹚等七大类。这些小型渔具绝大部分结构简陋,渔获品种单一,产量不高。60年代后,因鱼类资源和捕捞对象的变化,改进和增加了刺网、三层刺网、拖网、围网等渔具; 渔网的材料也从苎麻改为合成纤维。
4. 装备电子导航、鱼群探测仪器。过去,海洋捕捞渔船只备有简陋的木质方向盘,灵活度和正确度很差。1954年以后,机帆渔船安装了罗经仪,能较正确测定方位距离。1958年开始,在带队“老大”(船长)渔船上安装了报话机和渔场指挥部进行通话联系,及时交流鱼发和气象预报。1960年以后,机帆渔船上陆续安装了鱼群探测仪。1964年起,船上又逐步普遍架设定向仪、雷达等现代化导航设备。进入80年代,引进了一部分国外先进的导航和鱼探仪。1992年底,全省海洋渔船上配备渔用电台(包括报话机)2. 56万台(部),导航雷达678部,船用定位仪4 601部,达到了导航、气象、探测鱼群的电子现代化。
☚ 三、主要措施   (二) 开辟新渔场,利用新资源 ☛
000225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