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小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小麦

(一)小麦

自建场开始, 小麦就一直作为垦区的主栽作物, 历年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50%以上。在 “大豆为纲” 的60年代初期, 也不低于总播种面积的40%。但在春涝严重, 延误麦播时期时,也减少麦播面积, 增加大豆播种面积和其他作物面积。
1.品种结构。初期以农家品种为主; 50年代以耐锈病、中晚熟品种为主, 减少早熟品种, 使产量稳步上升; 70年代推广春抗旱秋抗涝的丰产品种, 选择植株高度和结秆强度能抗倒伏, 不落粒的品种和晚熟高产品种, 使品种结构前进了一步; 80—90年代,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耕作技术的改革, 形成以中熟为主, 早熟、中早熟和中晚熟协调平衡的品种结构, 较合理地适应了自然规律和机械化大生产的经营方式。
2.播种。
(1) 播期。垦区民谚 “小麦是种在冰上, 收在火上”。适宜播期为4月上、中旬, 重涝年份曾播到5月末。1973年建三江地区因重涝延至6月18日, 2.0万公顷小麦颗粒无收。
(2) 种子处理。早期曾用 “王铜” 拌种; 50年代用六六六、赛力散、西力生; 70年代引进克菌丹、灵丹粉, 根据防治病虫害不同应用。拌种方式: 初期用木锨;50年代应用木桶正反摇; 70年代使用拌种机。有单拌、数药混拌; 有干拌、湿拌, 湿拌效果好于干拌。7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微量元素, 如拌硼肥、稀土微肥等。
(3) 播种方式。全为机播, 行距以15厘米为主,部分有7.5厘米的; 70年代曾用30~45厘米, 70厘米宽垅小麦也占0.1%~0.2%。
(4) 保苗株数。1950年通北农场试验结果每亩37.3万株产量最高。以后各农场在总结实践中, 不但注意抓株数, 保产量, 还不断摸索不同栽培品种, 在不同水、肥条件下的适合密度, 保苗株数渐趋稳定,每亩基本在35万~50万株之间。
(5) 施肥。基本肥料是氮磷化肥。施肥方式经历了4个阶段: 过石制粒肥与种子同播; 单施氮肥的地表撒施; 氮磷混施并与种子同播; 测土施肥。70年代开展追施, 包括根际叶面追肥, 且飞机喷洒占一定比重。80年代以后, 推广尿素秋施深施肥, 可提高肥利用率20%。
3.田间管理。
(1) 苗耙。60年代, 部分生产队在小麦三叶期用钉齿耙进行苗耙, 以消灭麦田杂草, 松土保墒, 增加土壤通气能力, 提高地温。
(2) 压青。在干旱年份, 地表常龟裂, 失墒严重。部分生产队用镇压器在小麦三叶期进行镇压, 对破除板结硬皮和提墒、保墒, 保苗效果较好。
(3) 灌水。垦区多春旱, 尤其是6月初的 “卡脖旱” 对小麦正常生育威胁很大, 60年代靠近江河地号, 曾采用提水漫灌的办法。70年代后期, 连续干旱, 在耕地内打深井, 抽地下水, 或用塑料管灌溉,称为 “小白龙”。1977年友谊农场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机械, 其中包括两台大型喷灌机, 圆型喷灌机半径400米, 按作物需水量调整行走速度, 2~4天转一圈, 可浇地5公顷, 喷洒均匀。1979年在小麦生育期灌1次水, 亩产240公斤, 比未灌水的增产64公斤,灌3次水的亩产278公斤。80年代在平原地区大力推广喷灌。1990年, 喷灌面积4.77万公顷。
(4) 应用微量元素。80年代, 将稀土元素、磷酸一氢钾、三十烷醇等应用小麦栽培, 既拌种, 也搞叶面喷洒。喷洒的方式为与农药、化肥混拌, 飞机喷洒。
(5) 防倒伏。80年代在雨水较勤年份, 对苗势过旺地号, 在拔节期喷洒矮壮素, 有明显防倒伏效果。
4.收获。在 “麦收一晌, 龙口夺粮” 的情势下,农场麦收均是人、机齐上, 50年代以人力为主。60年代推广分段收获, 割晒拾禾占很大比重, 人割多限于 “打道”。70年代初期, 麦收多雨, 搞 “人海战术”、“夜战”, 并提出 “小镰刀战胜康拜因” 的口号,损失极大。1974年, 恢复分段收割与机械直收相结合的方法。80年代后期机械力量增强, 联合收割机装备了半链轨,并逐渐装备谷物烘干设备, 丰产不能丰收的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5.高产攻关。垦区从1982年起, 有组织地开展高产攻关活动, 为创高产探索新路。1983年, 八五三农场1分场4队, 在313.33公顷小麦上, 创亩产361.7公斤; 克山农场播种的1.21万公顷小麦, 平均亩产276.4公斤; 巨浪农场播种的0.93万公顷小麦,平均亩产271.5公斤。八五二、八五三、宁安、双鸭山、红旗岭、胜利、查哈阳、依安、荣军、富裕、八五七等13个农场, 平均亩产超过200公斤。还有30个生产队平均亩产超过300公斤。
1990年, 小麦增产幅度最大, 使粮豆总产量比上年净增70.4万吨, 全垦区78.65万公顷小麦, 平均亩产227公斤, 比上年提高55公斤, 增长32%, 其中14.4万公顷, 亩产超过335公斤最高水平。到1995年, 全区共种小麦46.0万公顷, 平均亩产196.4公斤, 比1994年每亩提高49.5公斤。垦区历年小麦生产水平见表3-3-2。

☚ 一、种植业   (二)大豆 ☛
0000721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