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 农村经济总收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 农村经济总收入

(一) 农村经济总收入

1.规模与发展速度。1992年浙江省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 553. 95亿元,比1991年增加390. 1亿元,增幅高达33. 5 %,是历年来增加额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与同口径的1984年的382.02亿元总收入相比,增长了3. 1倍,年均增加额达146. 49亿元,递增速度15.0%。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相比,增长20倍以上。随着经济总规模的迅速扩大,1992年每个农村劳动力提供的农村经济总收入也由1984年的1 496元提高到7 383元,增长了3.9倍。
2. 收入的产业构成。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收入也从过去单一农业经济收入转为多产业经济收入。从1992年浙江农村经济总收入的产业结构看,来自第一、二、三产业的收入分别为283.39亿元、1 109.99亿元、160.57亿元,其结构由1984年的46.1:45.8:8.1调整为18.2:71.4:10.4,9年间二、三产业的比重合计提高了17.9个百分点。纵观1984年以来的农村经济总收入结构,其显著特征是第一产业比例逐年下降,二、三产业比例提高 (表7-2-1)。
从第一产业内部的收入来源看,1992年种植业收入170. 14亿元,占第一产业收入的60.0%,比1984年增长1.1倍;林业、渔业收入分别为11.67亿元、20.34亿元,占第一产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 1%、7.2%。比1984年分别增长1.3倍和4倍,均快于种植业的增长速度。种植业和林牧副渔业收入的比例也由1984年的64.3:35.7调整为1992年的60:40,种植业的比重下降了4个百分点。

表7-2-1 浙江省农村经济总收入产业构成


单位:%


年份合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46.1
36.0
32.4
28.9
26.3
26.8
26.2
23.1
18.2
45.8
55.0
57.2
60.6
63.2
62.9
63.3
66.5
71.4
8.1
9.0
10.4
10.5
10.5
10.3
10.5
10.4
10.4

3.收入的经营结构。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原来单一的集体统一经营被乡镇企业、集体统一经营、农民家庭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所取代,农村收益分配的结构也随之出现了巨大变化。
(1) 农民家庭经营。1992年浙江省农村经济总收入中,由农民家庭经营创造的为497.83亿元,占总收入的32.0%,比1984年的145.73亿元增长了2.4倍。农民家庭经营的产业结构,主要收入来自第 一产业,1992年为271.14亿元,占家庭经营收入的一半多,占全省第一产业总收入的95.7%;来自第二产业的收入为121.03亿元,占家庭经营收入的24.3%;来自第三产业的收入为105. 65亿元; 占家庭经营收入的21.2%。与1984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的一、二、三产业收入41.8:7.8:50.4的比例相比,1992年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点:
❶第一产业收入比例提高;
❷在二、三产业内部,第二产业收入所占比例上升,第三产业收入比例下降。原因是80年代前期,农民家庭除了经营传统的农业生产外,还从事以服务性为主的行业。到了90年代,农民的家庭工业也有了很大发展。
(2) 集体统一经营。家庭联产承包制实行以后,集体统一经营在农村经济中只占有很小的一部分。1992年浙江省农村集体统一经营的总收入为12. 34亿元,与1984年相比,虽绝对量增长了2.1倍,但其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例只有0.8%。在集体统一经营的收入中,有51%来自第一产业,为6. 27亿元;有21%的收入来自第二产业,为2. 62亿元;有28%的收入来自于第三产业,为3.43亿元。
(3) 乡镇企业。浙江乡镇企业经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和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1992年全省农村经济总收入中来自乡镇企业(包括乡、村、联户、个体等企业,下同)的总收入高达1 043. 78亿元,占全部总收入的67.2%,比1984年的123.75亿元增长了7.4倍。在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了绝对比重。在1992年乡镇企业的收入中,来自第二产业的达986. 34亿元,占总额的94. 5%,其中工业收入943. 96亿元; 来自第三产业的收入51.47亿元,占总额的5. 9%。
4.地区差别。浙江省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农村经济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别。如果将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六市称为发达地区,金华、温州、台州三市称为次发达地区,衢州、丽水两市地称为欠发达地区。那么,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和不平衡:
(1)经济规模总量。1992年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 056.79亿元,占全省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8.0%; 次发达地区为430.10亿元,占全省的27.7%;欠发达地区为67.06亿元,占全省的4.3%。
(2)经济的平均规模。发达地区平均每个农村劳动力提供的农村经济总收入为9 904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4%; 次发达地区为5 339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28%; 而欠发达地区仅为2 887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1%。
(3)产业结构。欠发达地区的二、三产业发展大大滞后于发达地区和次发达地区。1992年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总收入中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45.2:41.1:13.6,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仍占最大的经济份额; 而发达地区和次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比例分别为15. 9:74. 7:9. 4和19.8:68.0:12.2,其二、三产业的比例已占总额的80%以上,比欠发达地区高出25个百分点以上。
(4)发展速度。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欠发达地区,地区差别扩大。1992年与1984年相比,发达地区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了5倍,次发达地区增长了4.5倍,而欠发达地区仅增长2.5倍,比发达地区的速度慢一半。
表7-2-2为浙江省各市、地农村经济总收入情况

表7-2-2 1992年各市、地农村经济总收入


单位: 亿元


地 区合 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数量比重数量比重数量比重
全省合计1 553.95283.3918.21 109.9971.4160.5710.3
杭州市
宁波市
温州市
嘉兴市
湖州市
绍兴市
金华市
衢州市
台州市
舟山市
丽水地区
253.64
277.40
160.57
185.48
96.95
223.77
118.72
36.64
150.82
19.54
30.42
37.24
37.74
26.99
38.97
22.22
27.96
29.32
16.68
28.76
3.86
13.65
14.7
13.6
16.8
21.0
22.9
12.5
24.7
45.5
19.1
19.7
44.9
184.22
217.22
109.20
132.62
65.86
177.23
78.55
15.35
104.93
12.58
12.23
72.6
78.3
68.0
71.5
67.9
79.2
66.2
41.9
69.6
64.4
40.2
32.18
22.44
24.38
13.89
8.87
18.58
10.85
4.61
17.13
3.10
4.54
12.7
8.1
15.2
7.5
9.1
8.3
9.1
12.6
11.4
15.9
14.9
☚ 三、改革开放时期   (二) 收入的分配 ☛
0002292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