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龙眼种质资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龙眼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 oflongan

具有一定的遗传物质,在龙眼生产和育种上有利用价值植物的总称。龙眼属(Euphoria)约有20种, 中国有4种, 其中仅龙眼(E. longana.Lam.)一种作为果树栽培。其余3种:E. didyma Blanco、E. nephelioides Radlk. 和E. informis Poir.在菲律宾、越南有分布, 它们的假种皮也可食用。
龙眼染色体数2n=2x=30, 主产地在中国东南至西南部以及泰国北部。海南、云南两省曾发现大面积的野生龙眼。仅在云南西南部南亚热带区的6个县境内, 已发现野生龙眼群落约7万余株。野生龙眼树居疏林群落的中上层, 占10~30%。海南省中部及西南部的野生龙眼在热带半落叶季雨林中为优势树种。野生龙眼树形高大直立, 高达12~17米, 最老的树龄已达400余年,它们都具有果小、核大、肉薄、果皮疣点尖锐、叶片表皮毛体较多等典型的原生性状。
已知龙眼有3个变种。云南有大叶龙眼 (E.lon-gana var. magnifolius Lee Yeong Ching)叶大,叶尖尾状, 星状毛稀少, 多生长于湿润、温暖、半阴性的环境。另一为锐叶龙眼[E. longana var.obtusus(Pierre) Leenh.]叶尖圆钝至微凹, 星状毛密生, 较耐干旱和强烈光照。栽培种龙眼的种性和对环境的要求都介于上述两个变种之间。此外, 在越南还发现一种长叶柄龙眼(E. longana var. longipetiolatusLeenh.)
野生龙眼及其变种的发现, 对龙眼的起源、分类和原产地的研究以及新品种培育, 提供了宝贵的原始材料。
龙眼在其系统发育过程中, 形成了对亚热带丘陵红壤区较强的适应性。耐瘠、耐旱, 成为山区发展果树的优良树种。在人们长期驯化栽培下, 逐渐形成了许多栽培生态型,通过选择出现了许多品种和类型。现有龙眼产区的品种中, 供鲜食的居多数。著名的有东璧、普明庵、石峡、圆粉壳等; 干制用的良种有乌龙岭、油潭本、赤壳、大鼻龙、楼本等; 适于罐藏的有福眼、水涨、九月乌等。早熟品种有处暑本、八一早、早白、麒麟坑早生、白杷早生、八月鲜; 晚熟品种有九月乌、秋分本、国庆晚、十月龙眼等。
龙眼有一些稀有品种或株系具有特殊的种质, 在遗传育种的研究和应用上具有价值。如白核龙眼的种子退化成白色、质软、焦核(即种核不发育)率高, 肉质厚,含糖量高。上迳焦核龙眼的焦核率高,味甜,品质上等,晚熟, 丰产稳产。荔枝本龙眼的果形似荔枝,味浓而甜,肉质很脆, 品质极上, 晚熟。鸡蛋龙眼迟熟,果大, 可食率高, 含糖量高。十二月龙眼肉质脆、汁液少, 品质虽差, 但极晚熟。海南琼山的极早熟龙眼5月上旬成熟, 核小而丰产。广东高州的储良龙眼丰产, 果大, 肉脆, 可食率高且早熟。广西博白的迟熟龙眼高产稳产, 晚熟, 品质较差但抗丛枝病。广西的龙荔适应性和抗逆性均强, 品质较好, 其性状介于龙眼和荔枝之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已建立国家龙眼种质资源圃, 收集保存龙眼种质达200多份。
泰国对龙眼品种的选育很重视,主栽品种为果大、肉厚、优质的早熟品种依多, 中熟品种施冲蒲(肉带桃红色), 依嚣, 晚熟品种苗翘以及大果型的番通等。
中国龙眼产区多沿用实生繁殖, 虽然蕴藏着一些优良变异可资利用, 但不利于龙眼生产的发展。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