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衔枚疾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疾行

疾行

跑 跄 跳 蹽 趱(趱行) 踔 趠(趠行) 汩(汩徂) 趋(趋行;疾趋;步趋;迅趋) 驰(驰行) 驶(驶步) 辵 奔(奔走;奔逝)急走 急行 急步 速行 迅行 骛行 遄行 疾走 行疾 神足 逸足 疾步 逸步 连步 促步 风步 风走 赶步 骤步 骋步 遽步 骋迈 跌蹏 馺遝 迅征 迅迈 迅骛 赶趱 飞滚 飞屐 飞步 飞撚 遄征 遄逝 加快步伐
举足疾行:跷趹
小步快走:蹜蹜 蹐驰
 小步快走,以示礼敬:趣走
大步走:阔步(昂首~) 大踏步
 迈着大步:鼓步
 雄视阔步:雄步
驾舟疾行:骋舟 驰舟
骑马疾走:走马
轻装疾行:轻行
连夜急行:星行 星迈 星驰 星驱
随风疾行:飘歘(驾龙~)
如风似地疾趋:风走
如云雾似地疾行:云催雾趱
奋力疾行:怒行
快速向远方走:长驱
夜晚寂静而快走:衔枚疾走
疾行的样子:駓(駓駓) 蹶蹶 趋跄 沓沓 三步两脚 三步并作两步
 小步急行的样子:蹴蹀
(快步行走,疾行)

☚ 慢走   奔走1 ☛

衔枚疾走

成语。形容秘密行军。古代进军袭击敌人时,让士兵口中衔着横枚,以防吐出声音,不使敌人发觉。衔:用嘴含着。枚:像筷子的东西,两头有带,可系于颈上。疾:快走。宋·欧阳修《秋声赋》:“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衔枚疾走

形容夜晚寂静-隐秘而快速地急行军。古代进军袭击敌人时,让士兵口中衔着横棍,以防发出声音,不使敌人察觉。衔:用嘴含着。枚:像筷子的东西,两头有带,可系于颈上。疾:快走。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衔枚疾走xián méi jí zǒu

【解义】衔枚:古代进行突袭,令军士口中衔着木棍,使不能说话作声。指行军迅速,一点声音也没有。
【用法】形容行军时又静又快。
【例句】我们乘夜袭击敌人,~,进入敌阵地也未被发觉。

衔枚疾走xiánméi-jízǒu

枚:像筷子的小棒,两头有绳,可套在脖子上,行军时士兵含在嘴里,防止喧哗。疾:快。“衔枚疾走”言士兵口中含着枚,快步行走。形容秘密急行军。

衔枚疾走xián méi jí zǒu

形容没有声音的快速行军。枚: 像筷子一样的短木片,行军时衔在口中以禁说话。

衔枚疾走xiánméi-jízǒu

〔动补〕 枚,形状像筷子,两头有小空,系以小绳,可挂在颈上。古行军夜晚袭击敌人时,令士兵衔在口中用以防止喧哗,不使敌人发现。疾走,快走。形容急行军。语本《汉书·高帝纪》:“章邯夜衔枚击项梁。”宋·欧阳修《秋声赋》:“又如赴敌之兵,~,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 多用于行军方面。

衔枚疾走xián méi jí zǒu

衔:口含。枚:形如筷,两端有带,可系在颈上,古代进军袭敌时令士兵衔在口中,以防喧哗。疾:急速。形容静悄悄地急速行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