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黑色星期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黑色星期一hēisèxīngqīyī指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从华尔街骤起的世界股市风暴。这天,全世界各主要的金融市场股票指数全盘下跌,损失高达万亿美元,被称为20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经济事件之一。 黑色星期一亦称为“股票十月风潮”。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世界股票市场受纽约股票价格暴跌的影响,发生剧烈震荡。这一天纽约股市暴跌508.32点,降幅达22.62%。东京股价下跌14%,悉尼股价下跌25%,香港恒生指数暴跌420点。欧洲各国股价也普遍下跌,股价下跌浪潮席卷全球。10月19日上市的5000家公司的所有股票,在一天中就损失了5000亿美元,受害的股票持有者达4700万户。10多家证券公司破产。 黑色星期一指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纽约华尔街股票价格大暴跌,以及引起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股价狂降。这一天纽约股市发生历史罕见的暴跌。5小时后伦敦股市连锁反应,其后东京、巴黎、新加坡和香港等股市都相应猛跌。这次全球性股市风潮的主要原因在于:西方国家利率普遍趋升,股价连年扶摇直上,美国财政赤字和外债剧增;第三世界债务问题日趋严重;海湾战事升温。股价下跌会引起社会财富再分配,促使人们抛售股票,抢购黄金,从而减少社会货币流通量,甚至会引发经济衰退。 黑色星期一参见“股市大暴跌”条。 黑色星期一Black Monday1987年10月19日由于纽约证券市场股价暴跌引起的世界性股市崩溃事件。当日开盘仅三个小时,道琼斯股价平均指数即下跌了508.32点,跌幅达22.6%,一天内跌去的股票价值总额是1929年华尔街大崩溃时跌去价值总额的两倍。跌势迅速波及伦敦、东京、法兰克福、悉尼、香港等地的金融市场,引起连锁反应。因这一天为星期一,故称“黑色星期一”。 黑色星期一纽约股市大暴跌的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在经历了70年代的上下波动以后,股价显著反弹。到1987年8月25日上升到最高点。随后,10月19日跌风骤起,投资者争相抛售股票,股价开始狂泻。当天下午,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平均每17秒下跌1点。到收盘时,一天内下跌了508.32点,跌幅达22.62%,是有史以来跌幅最大的一次。仅这一天,5000家上市公司股票市价下跌50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8。大约4700万户股票持有者一日之间平均每户损失约1万美元。纽约股票价格暴跌迅速引起世界性股市崩溃。英国、联邦德国、日本、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澳大利亚等世界各主要证券市场均惨遭重挫。据有关专家分析,导致这次股灾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对外贸易不平衡、通货膨胀、美元汇价动荡和不断贬值等问题日渐突出,使股票投资者失去信心,纷纷从证券市场抽回资金。 黑色星期一亦称 “股票十月风潮”,1987年10月19日,世界股票市场受纽约股票价格暴跌的影响,发生剧烈动荡。当天为星期一,因此人们称这天为 “黑色星期一”。由于股市暴跌是在10月份,同时美元汇价大跌,金价飞涨,这场因股市引起的金融危机席卷了西方世界,故亦称为“股票十月风潮”。由于进入80年代以来,美国连年出现巨额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使美国沦为最大的债务国,这一时期,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经济仍处于低速增长时期,生产性投资前景不佳,过剩资本大量涌入股票和债券市场。西方各国虽加强了国际经济政策方面的协调行动,但各国都希望在协调中采取有利于本国经济增长的措施,因而往往难以达成协议,即使达成了协议也难以执行,从而影响世界经济,包括国际资金和股市的不稳定,这是股市暴跌的根本原因。美国财政部长贝克于1987年10月15日和18日公开表示对联邦德国提高中央银行重购回贷款利率表示不满,表示美元将可能进一步下跌等是股市暴跌的直接原因。这次股市暴跌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黑色星期一 黑色星期一Black Monday经济界对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西方股票市场危机的称呼。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西方股票市场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罕见的危机,道·琼斯工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突然从前一交易日的2246.74点降到1738.74点,一日之内直落508.32点,跌幅达22.62%,仅次于1914年12月12日跌幅最大(24.4%)的历史,比1929年12月26日,即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前夕跌幅(12.8%)高出近一倍。这次股市暴跌使5000家美国公司和4700多万持股人,一天之内损失股值5000多亿美元。同一天,巴黎交易所经纪人公司指数下降4.6%,东京225种股票指数下降2.8%。26日伦敦《金融时报》100种股票指数下跌8.5%,香港恒生指数下降33%,均创历史纪录。这次股市风暴的导火线是市场技术原因。1981年以来,国际股票市场价格均出现持续上扬的势头。美国道·琼斯工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从1981年8月11日的776.91点直跃到1987年8月25日的2722.42点(最高纪录),上升了3倍,中途一直未停。欧洲、日本等地市场也如此。股票市场交易过热,使股票价格大大背离了它的现实基础。到8月25日创历史最高潮,导致股价大落。从经济上看,与美国近年经济发展缓慢密切相关。里根的经济政策虽控制了通货膨胀,但巨大的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使美国政府经济负担日益加重。与此同时,美元汇价持续疲软,国内利率几度上升,国内需求一蹶不振,削弱了人们投资美国股票的兴趣和信心,加之里根政府在“伊朗门事件”上的失策,美伊海湾地区武装冲突加剧,美国共和、民主两党为争夺总统席位拉选票,在财政赤字问题上也迟迟不妥协等等,均使投资者对美国政府改善经济状况、恢复美国实力的能力感到失望,这就对股票市场产生心理压力,对股票风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次股票暴跌使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冲击了外汇、黄金和商品市场,震动了西方社会。 ☚ 协调干预 “黑色十月”一全球股市的同期性暴跌 ☛ 黑色星期一 黑色星期一1987年10月发生的世界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暴跌风潮。亦称“股票十月风潮”。1987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跌幅高达22.62%,大大超过了触发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股市崩溃日——1929年10月28日股价下跌12.82%的记录,并迅即在全世界引发了一场猛烈的股价暴跌风潮。由于这一天是星期一,人们习惯用黑色代表灾难,所以,新闻界、经济金融界人士称这次股票风潮为“黑色星期一”。 ☚ 伦敦城“大爆炸” 风潮经过 ☛ 黑色星期一 黑色星期一亦称“股票十月风潮”。1987年10月19日,世界股票市场受纽约股票价格暴跌的影响,发生剧烈动荡。当天为星期一,因此人们称这天为“黑色星期一”。由于股市冲击高潮是在10月份,同时美元汇价大跌、金价飞涨,这场因股市引起的金融危机席卷了西方世界,故亦称为“股票十月风潮”。 ☚ 原油冲击 股票十月风潮 ☛ 黑色星期一 黑色星期一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是资本主义世界股票市场上再度出现暴跌的一天。当天,纽约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暴跌,衡量华尔街股票价格变动的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一天之间猛跌508.32点,降幅为22.6%,为华尔街有史以来股票价格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纽约股市的下跌狂潮立即波及世界各大金融中心,伦敦、东京、法兰克福、悉尼和香港等地的股票价格也一片狂泻,一天之内全球股值损失达1万亿美元,许多大金融家、证券投资者一夜之间倾家荡产,甚至为此丧命,在西方世界的金融市场引起巨大的恐慌和混乱。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一。 ☚ 黑色星期四 政府八月救市 ☛ 黑色星期一 黑色星期一对1987年10月西方股票市场危机的称呼。1987年10月,西方股票市场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罕见的危机。10月 19日 (星期一),纽约道·琼斯工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突然从前一交易日的2246.74点降到1738.74点,一日之内直落508.32点,跌幅达22.62%,仅次于1914年12月12日跌幅最大 (24.40%) 的历史纪录,比1929年 12月 26日,即 30年代大危机前夕的跌幅(12.8%) 高出近一倍。这次股市暴跌使5000家美国公司和4700多万持股者,一天之内损失股值5000多亿美元。同一天,巴黎交易所经纪人公司指数下降4.6%,东京225种股票指数下降2.8%。26日,伦敦《金融时报》 100种股票指数下跌8.5%,香港恒生指数下降33%,均创历史纪录。这次股市风暴的导火线是市场技术原因。1981年以来,国际股票市场价格曾出现持续上扬的势头。美国道·琼斯工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从1981年8月11日的776.91点直跃到1987年8月25日的2722.42点 (最高纪录),上升3倍,中途一直未做调整。欧洲、日本等地市场也如此。股票市场交易过热,使股票价格大大背离了它的现实基础。到8月25日创历史最高点后,市场严重超购,于是反向出现抛售高潮,导致股价大落。从经济上看,与美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缓慢密切相关。里根的经济政策虽控制了通货膨胀,但巨大的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使美国政府经济负担日益加重。与此同时,美元汇价持续疲软,国内利率几度上升,国内需求却一蹶不振,这就削弱了人们投资美国股票的兴趣和信心,最终酿成抛售风潮。政治上,里根政府在“伊朗门”事件上的失策,美伊海湾地区武装冲突加剧,以及美国共和、民主两党为争总统席位拉选票,在财政赤字问题上迟迟不妥协等等,均使投资者对美国政府改善经济状况、恢复美国实力的能力感到失望,这就对股票市场产生心理压力,对股票风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次股市暴跌使投资者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冲击了外汇、黄金和商品市场,震动了西方社会。 ☚ (一)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风险资本 ☛ 黑色星期一Black Monday 黑色星期一Black Monday美国最高法院作出一项反新政判决的日子。1935年5月27日,星期一,在谢克特家禽公司诉美国政府案中,法官一致裁决:《全国产业复兴法》违宪。理由是该法把立法权委托给总统和超出州际商务的范围来管理同州际商务有间接关系的工业。这是美国最高法院在废除一系列新政措施后又一次最严厉的判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