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匪夷匪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匪夷匪惠 匪:非、不是。 夷:指伯夷,商孤竹君之子,商灭后,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上。后人以为他清高。惠:指柳下惠,春秋鲁国人,曾三次罢官而不离开,孟轲称他为“圣之和”。 既没有伯夷的清高,又没有柳下惠的和顺。形容没有什么美德的人。(五代·后晋)刘昫、张昭远等《旧唐书·司空图传》记载,司空图弃官隐居,几次征召,无奈只能入朝,但故意装做举止失措有失礼仪。 于是认为他:“匪夷匪惠,难居公正之朝;载省载思,当徇栖衡之志。可放还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