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黎特夫拉·穆特里夫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黎特夫拉·穆特里夫
黎特夫拉·穆特里夫维吾尔诗人黎·穆特里夫 刘肖无 人民文学1956年2期 黎特夫拉·穆特里夫 黎特夫拉·穆特里夫1922.11.16——1945.9.8新疆尼勒克人。维吾尔族。小学读书期间,就在《伊犁河报》上发表诗作。在伊宁市的俄罗斯中学读书时,发表《琪曼》。1939年考入迪化(今乌鲁木齐)省立师范学校读书,创作了剧本《游击队的姑娘》、《暴风雨后的太阳》,1941年在《新疆日报》社工作。1944年调到阿克苏办报纸,和印刷工人一起,开展革命宣传活动。他把流传在民间的《塔依尔与左哈拉》、《艾来普与赛乃姆》等传说编写成剧本,并组织了演出。同年底,和阿克苏的青年战友积极投入革命斗争,秘密组织了革命团体“火星同盟”,开展宣传工作。1945年在武装起义前夕,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旋被国民党政府杀害。 ☚ 墨遗萍 颜一烟 ☛ 黎特夫拉·穆特里夫1922—1945维吾尔族现代诗人。新疆尼勒克人。笔名卡衣纳奥尔凯希(意为激流)。曾在伊犁俄罗斯中学、省立师范读书。1937年开始诗歌创作。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创作了大量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作品。因谴责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皖南事变”, 被盛世才放逐到阿克苏。后任《阿克苏报》编辑。1945年初,响应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革命运动, 组织并领导了阿克苏青年组织“星火同盟”, 准备武装暴动。事泄被捕, 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著作有《黎特夫拉·穆特里夫诗选》,另有《奇曼射手》、《战斗的姑娘》、《暴风雨后的太阳》、《墨索里尼在颤抖》等剧本、散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