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鸣龙还原法的发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鸣龙还原法的发明

黄鸣龙还原法的发明

黄鸣龙,中国有机化学家。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早年在瑞士和法国留学,1924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黄鸣龙还原法是在卡西纳—乌尔夫还原法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卡西纳—乌尔夫还原法是有机合成以及有机物结构分析过程中将羧基还原为亚甲基的重要方法。它利用醛或酮和元水肼先生成腙,再以碱分解腙,从而得到相应的还原产物。由于这一方法要密闭加压加热,且反应时间长 (一般> 100小时),收率不高,所用无水肼也难以制备,因而许多化学家试图进行改进,但均不理想。194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工作的黄鸣龙在作这一实验时,突然发现实验装置的密封有问题,但他并没有中止实验而是决定照常做下去。产物经碱分解以后,他惊奇地发现,还原产物收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大为提高。经认真分析,他认为生成腙的反应是可逆的,而在生成腙的同时有水生成,水的存在加速了腙的分解,所以要用无水肼。而漏气的结果则使反应生成的水大部分随时蒸出,从而不仅抑制了腙的分解,加速了正向反应,而且使反应的平衡发生了移动,提高了腙的收率。如果真是这样,在不密封的条件下也可以利用含水肼或肼的水溶液取代无水肼。经过进一步的实验,这一改进获得了成功,不仅利用肼的水溶液取代了昂贵的无水肼,而且将回流反应时间由100小时以上缩短为2—3小时,同时反应产率由原来的70%左右提高到80%以上,对利用原来方法难以实现的反应,也可以得到满意的还原产物。

☚ 侯氏制碱法的发明   太阳磁场望远镜的研制 ☛
黄鸣龙还原法的发明

黄鸣龙还原法的发明

黄鸣龙,中国有机化学家,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早年在瑞士和法国留学,1924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黄鸣龙还原法是在卡西纳—乌尔夫还原法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卡西纳—乌尔夫还原法是有机合成以及有机物结构分析过程中将羧基还原为亚甲基的重要方法。它利用醛或酮和无水肼先生成腙,再以碱分解腙,从而得到相应的还原产物。由于这一方法要密闭加压加热,且反应时间长 (一般>100小时),收率不高,所用无水肼也难以制备,因而许多化学家试图进行改进,但均不理想。194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工作的黄鸣龙在做这一实验时,突然发现实验装置的密封有问题,但他并没有中止实验而是决定照常做下去。产物经碱分解以后,他惊奇地发现,还原产物收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大为提高。经认真分析,他认为生成腙的反应是可逆的,而在生成腙的同时有水生成,水的存在加速了腙的分解,所以要用无水肼。而漏气的结果则使反应生成的水大部分随时蒸出,从而不仅抑制了腙的分解,加速了正向反应,而且使反应的平衡发生了移动,提高了腙的收率。如果真是这样,在不密封的条件下也可以利用含水肼或肼的水溶液取代无水肼。经过进一步的实验,这一改进获得了成功,不仅利用肼的水溶液取代了昂贵的无水肼,而且将回流反应时间由100小时以上缩短为2—3小时,同时反应产率由原来的70%左右提高到80%以上,对利用原来方法难以实现的反应,也可以得到满意的还原产物。

☚ 侯氏制碱法的发明   太阳磁场望远镜的研制 ☛
000045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