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贻钧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黄贻钧
黄贻钧(1915—1995)近现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浏阳(今属湖南)。1933 年江苏省立苏州中学高中师范科毕业。曾任善耕小学音乐教员。擅小提琴、口琴、二胡、京胡、风琴、扬琴、月琴、钢琴等,喜唱京剧、昆曲。1934 年任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国乐队演奏员,并师从黄自学作曲,兼学小号及大、中提琴。1937 年在上海工部局乐团兼任小号演奏员,曾任电影《马路天使》琴师及《貂蝉》《武则天》音乐设计。1941 年毕业于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管弦系。任上海艺术剧团、国风剧团作曲、指挥和电影《铁扇公主》指挥。次年随弗兰克尔学习作曲、指挥,1946 年任上海市政府交响乐团小号、圆号演奏员,1948 年任上海国立音专小号和管弦乐副教授,为电影《哀乐中年》音乐设计。1950 年任上海交响乐团副指挥,后任上海交响乐团团长、首席指挥、名誉团长与名誉音乐总监。曾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国音协常务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195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第一代交响乐指挥家,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曾为话剧《关汉卿》及电影《我这一辈子》《鸡毛信》《一场风波》等作曲、指挥。创作有管弦乐曲《花好月圆》《河南组曲》等。 黄贻钧 黄贻钧1915~笔名元之。浏阳人。中共党员。曾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习小号,当过小学音乐教员,乐队演奏员,交响乐团小号、圆号演奏员。1937年开始音乐指挥生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兼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委员,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先后到芬兰赫尔辛基交响乐团、苏联国家交响乐团、塔什干交响乐团、古比雪夫交响乐团、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柏林交响乐团指挥多部交响乐音乐作品。录制有《悲怆》交响曲、《草原小姐妹》琵琶协奏曲等唱片和磁带。 ☚ 黄胜明 黄祖示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