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裳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黄裳1919—山东益都人,生于河北井陉。 黄裳
共1首 (词)宋· 化工多事了,却收天巧,都与西风。 数峰云如扫,闲垂六幕,初见秋容。 昨夜烦襟顿释,一雨洗遥空。 偏有银蟾好,千里人同。 引起游人多感,为静中景色,悲思无穷。 傍雕栏怀古,谁问紫元翁。 也难逢、金华时候,又岂知、幽会水精宫。 尘缘满,指烟霞去,多在江东。 共1首 (词)宋·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共1首 (词)宋· 夏景舒长,麦天清润,高低万木成阴。 晓意寒轻,一声未放蝉吟。 但闻莺友同音。 宴华堂、绿水中心。 芙蓉都没,红妆信息,终待重寻。 清泠相照,邂逅俱欢,翠娥拥我,芳酝强斟。 笙歌引步,登临更向遥岑。 卧影沈沈。 自风来、与客披襟。 纵更深。 归来洞府,红烛如林。 共1首 (词)宋· 五城中锁奇书,世间睡里无人唤。 家家自有,月中丹桂,朱衣仙子。 能驻光阴,解留颜鬓,引君霄汉。 便西归、休梦华胥国□,约无限、烟霞伴。 谁是采真高士,幻中寻取元非幻。 时人不为,玉峰三秀,尘缘难断。 莫说英雄,万端愁绪,夕阳孤馆。 到流年过尽,韶华去了,起浮生叹。 共1首 (词)宋· 琼馆烟轻,银河风细,玉桥云锁方开。 晓虹千丈,宛转下天来。 人在水精宫里,行乐处、锦绣成堆。 仍相问,人间天上,何处有蓬莱。 徘徊。 追往事,征南巧架,傅野怀才。 谩石驱东海,沙合龙台。 好是乐成初宴,红牙碎、声隐晴雷。 江天晚,游人未散,莫放隼旟回。 共1首 (词)宋· 乾坤生古意,草木起秋声。 移人名利境,梦中惊。 便寻灵宝,凤髓与龟精。 密报黄芽就,紫府门开,道情有个莺莺。 问归含楚山青。 卧影水天明。 松庵谁笑话,见还婴。 鹤归日落,聚散两忘情。 好笑人痴处,白头青冢,世间犹说醒醒。 共1首 (词)宋· 春前信息,到处欢声满。 旌旆出西郊,拥笙歌、婵娟两畔。 东巡事往,空有雪中山,仙驭悄,古风间,谩动吟人叹。 天边身世,况值重华旦。 击壤访遗民,想如云、望中不断。 功名休论,齐楚共唐虞,开口笑,插花归,更候清秋晚。 共1首 (词)宋· 天女多情,梨花碎剪,人间赠与多才。 渐瑶池潋滟,粉翘徘徊。 面旋不禁风力,背人飞去还来。 最清虚好处,遥度幽香,不掩寒梅。 岁华多幸呈瑞,泛寒光,一样仙子楼台。 虽喜朱颜可照,时更相催。 细认沙汀鹭下,静看烟渚潮回。 遣青娥趁拍,斗献轻盈,且更传杯。 共1首 (词)宋· 天南游客。 甚而今、却送君南国。 薰风万里无限,吟蝉暗续,离情如织。 秣马脂车,去即去、多少人惜。 为惠爱、烟惨云山,送两城愁作行色。 飞帆过、浙西封域。 到秋深、且舣荷花泽。 就船买得鲈鳜。 新谷破、雪堆香粒。 此兴谁同,须记东秦,有客相忆。 愿听了、一阕歌声,醉倒拚今日。 共1首 (词)宋· 谁能留得年华住。 韶华今在何处。 万林飞尽,但惊天篆,半空无数。 望消息、霜催雁过,佳人愁起云垂暮。 就绣幕、红炉去。 金鸭时飘异香,柳腰人舞。 休道行且分飞,共乐还一岁,见景长是欢聚。 大来芳意,既与名园,是花为主。 翠娥说、尊前笑语,来年管取人如故。 向寂寞,中先喜,俄顷飞琼,化成寰宇。 共1首 (词)宋· 鸿落寒滨,燕辞幽馆,西成万室,颦眉人少。 自古云隮,洞门何处,南望数峰秋晓。 千骑旌麾远,去寻真、忙中心了。 佩声盘入,烟霞绝顶,谁闻欢笑。 当候青童相报。 因待访仙人,长生微妙。 置俎争来,四乡宴社,且看翠围红绕。 似可扪青汉,到北扉、两城斜照。 醉翁回首,丹台梦觉,钧天声杳。 共2首 (词)宋· 雕栏闲倚,瑞雪霁、浣出人间金碧。 下想名园,芳心多少,欲占九州颜色。 洞开路入丹汉,自是神仙真宅。 寒吟外,看歌云舞雪,光阴难得。 谁共怀古意,东海一老,居易头垂白。 自此英雄,功名相继,空有寂寥遗迹。 圣贤电拂休笑,离合许多宾客。 使君乐与人同,且对云门斜日。 (词)宋· 梅霖初歇。 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 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共2首 (词)宋· 天接重云,月临残腊,时有幽意。 化作瑶池,纷纷戏蝶,一色非人世。 无情征雁,乘风南向,怅望有情难寄。 暖惊梅,先传芳信,夜来万宝春至。 中齐胜境,东藩和气,自有名园佳丽。 一梦休嗟,三千好客,何处寻珠履。 小堂人静,樽前清昼,好惜岁华如逝。 管弦中,金杯更劝,朱颜皓齿。 (词)宋· 朝霭藏晖,客袍惊煖,天巧无意。 杳杳谁知,包含造化,忽作人间瑞。 儿童欢笑,忙来花下,便饮九春和气。 急拿舟,高人乘兴,江天助我幽思。 缤纷似剪,峥嵘如画,莫道冬容憔悴。 恍象含空,尘无一点,疑在天宫里。 酒楼酣宴,茶轩清玩,且待桂华来至。 有馀光,明年待看,明红暗翠。 共2首 (词)宋· 扁舟寓兴,江湖上、无人知道名姓。 忘机对景,咫尺群鸥相认。 烟雨急、一片篷声碎,醉眼看山还醒。 晴云断,狂风信。 寒蟾倒,远山影。 谁听。 横琴数曲,瑶池夜冷。 这些子、名利休问。 况是物、都归幻境。 须臾百年梦,去来无定。 向婵娟、留住青春,笑世上、风流多病。 蒹葭渚,芙蓉径。 放侯印,趁渔艇。 争甚。 须知九鼎,金砂如圣。 (词)宋· 紫元翁一日公馀,危坐寂寥。幽怀逸思,偶往云山烟波之间,想见其为乐也,因作云山、烟波二行,歌之以瑶池月。精严禅老请刻之石,乃书以遗之。 微尘濯尽,栖真处、群山排在云汉。 青盘翠跃,掩映平林寒涧。 流水急、数片桃花逝,自有留春仙馆。 秦渔问,前朝换。 卢郎待,今生满。 谁伴。 元翁笑语,相从未晚。 更安得、世味堪玩。 道未立、身尤是幻。 浮生一梭过,梦回人散。 卧松庵、当会灵源,现万象、无中须看。 乾坤鼎,阴阳炭。 琼枝秀,金圆烂。 何患。 朝元事往,孤云难管。 共3首 (词)宋· 酦醅初熟。 竞看九日、西风弄寒菊。 姝子新妆,向晓淡黄千簇。 清香闹处君须住,掺盈头、醉乡相逐。 马台欢笑,龙山纵逸,佳话重绪。 共尽日、登临未足。 更休问明年,浮世荣辱。 难得良辰,鬓发见秋尤绿。 且邀月炤金樽上,近人寒、如对飞瀑。 宴归还趁人来,茱萸佩垂红玉。 (词)宋· 插云翠壁。 为送目,入遥空,见山色。 金鼎丹成去也,晋朝高客。 百花岩下遗孙在,赋何人、离尘风骨。 翠微缘近,希夷志远,洞天踪迹。 近剑有、为龙信息。 怪潭上灵光,雷电相击。 尤好风波乍霁,鹭汀斜日。 倚栏白尽行人鬓,但沈沈、群岫凝碧。 利名休事蝇头,飞舠送君南北。 (词)宋· 人烟一簇。 正寄演,客飞升,翠微麓。 楼阁参差,下瞰水天红绿。 腰间剑去人安在,记千年、寸阴何速。 山趋三岸,潭吞二水,岁丰人足。 是处有、雕栏送目。 更无限笙歌,芳酝初熟。 休诧滕王看处,落霞孤鹜。 雨中尤爱烟波上,见渔舟、来去相逐。 数声歌向芦花,还疑是湘灵曲。 共4首 (词)宋· 霜月和银灯,乍送目楼台,星汉高下。 爱东风、已暖绮罗香,竞走去来车马。 红莲万斛,开尽处、长安一夜。 少年郎、两两桃花面,有馀光相借。 因甚灵山在此,是何人、能运神化。 对景便作神仙会,恐云軿且驾。 思曾侍、龙楼俯览,笑声远、洞天飞斝。 向东来、尤幸时如故,群芳未开谢。 (词)宋· 已览遍韶容,最后有花王,芳信来报。 魏妃天与色,拥姚黄、去赏十洲仙岛。 东君到此,缘费尽、天机亦老。 为娇多、只恐能言笑。 惹风流烦恼。 莫道两都迥出,倩多才、吟看谁好。 为我惨有如花面,说良辰欲过。 须勤向、雕栏秉烛,更休管、夕阳芳草。 算来年、花共人何处,金尊为花倒。 (词)宋· 红紫趁春阑,独万簇琼英,犹未开罢。 问谁共、绿幄宴群真,皓雪肌肤相亚。 华堂路,小桥边,向晴阴一架。 为香清、把作寒梅看,喜风来偏惹。 莫笑因缘,见景跨春空,荣称亭榭。 助巧笑、晓妆如画,有花钿堪借。 新醅泛、寒冰几点,拚今日、醉犹飞斝。 翠罗帏中,卧蟾光碎,何须待还舍。 (词)宋· 遽暖间俄寒,妙用向园林,难问春意。 万般声与色,自闻雷、便作浮华人世。 红娇翠软,谁顿悟、天机此理。 似韶容、可驻无人会,且忘言闲醉。 当度仙家长日,向人间、闲看佳丽。 念远处有东风在,梦悠悠往事。 桃溪近、幽香远远,谩凝望、落花流水。 桂华中、珠佩随轩去,还从卖花市。 共7首 (词)宋· 序:通一月而泛咏,已侑金卮;辨四时而各言,未劳檀板。晦朔乃取于盈阙,寒暑盖资其往来。群动息而忙者闲,观光台上;众景生而悲者笑,窥影杯中。饮阑梦觉,则斜月得其情;望重意新,则初月致其事。是宜擅有六义,离为七章,尽入歌声,共资一笑。 多幸春来云雨少。 且教月与花相照。 清色真香庭院悄。 前事杳。 还嗟此景何时了。 莫道难逢开口笑。 夜游须趁人年少。 光泛雕栏寒料峭。 迂步绕。 不劳秉烛壶天晓。 (词)宋· 人在月中霄汉远。 仙槎乘得秋风便。 寒信已归砧上练。 衣未剪。 疏窗空引相思怨。 须信婵娟尤有恋。 轻飞叶上清光转。 寒菊枝头笼婉娈。 人初宴。 新妆更学铅华浅。 (词)宋· 三月秋光今夜半。 一年人爱今回满。 莫放笙歌容易散。 须同玩。 姮娥解笑人无伴。 抱尽金精来碧汉。 醉吟莫作寻常看。 已过中天欢未断。 还同叹。 时情已向明朝换。 (词)宋· 已送清歌归去后。 东南楼上人声悄。 冷落尤临弦上调。 欢意少。 空将万感收残照。 窗外剑光初出鞘。 斜窥梦断人年少。 未到盖棺心未了。 尘虑扰。 双眸竟入扶桑晓。 (词)宋· 风入金波凝不住。 玉楼间倚谁飞举。 霜艳雪光来竞素。 分辨处。 独垂馀意窥庭户。 强薄罗衣催玉步。 美人为我当樽舞。 醉到春来能几度。 愁今古。 月华不去年华去。 (词)宋· 汗漫金华寒委地。 火云散尽奇峰势。 纨扇团圆休与比。 犹可喜。 恩情不怕凉飙至。 梦冷魂高何处寄。 琉璃砌上笼人睡。 逃暑广寒宫似水。 缘有累。 乘风却下人间世。 (词)宋· 方令庚生初皎皎。 珠帘钩上华堂晓。 十二栏杆多窈窕。 妆欲妙。 玉篦偷学娥眉小。 扰扰时人随兔走。 十分皆望菱花照。 瑞荚莫嫌生得少。 圆未了。 已圆却恐佳期窎。 黄裳 黄裳1919—2012散文家。原名容鼎昌。山东益都(今青州)人。1938年入交通大学电机系学习,在校时开始散文创作。毕业后被征调往昆明、桂林、印度等地任美军译员。抗战胜利后,任《文汇报》驻重庆、南京特派员,在报上发表戏剧述评,结集为《旧戏新谈》。后又出版散文集《关于美国兵》《锦帆集》《锦帆集外》。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总政文化部编剧,1952年调上海电影制片厂任编剧。1979年调回上海《文汇报》工作。出版散文集《山川·历史·人物》《金陵五记》《榆下说书》《花步集》《过去的足迹》《珠还记幸》《翠墨集》《晚春的行旅》《负暄集》《前尘梦影新录》等。他的散文取材广泛,文笔活泼、从容,笔锋常带感情。另有《盖叫天的舞台艺术》《谈水浒戏及其他》和译作多种。 ☚ 吕剑 唐人 ☛ 黄裳 黄裳1919.7.12—原名容鼎昌。出生于河北井陉,原籍山东益都县。抗战期间,先后在上海、重庆上中学和大学。1943年被征调往昆明、桂林、贵阳、印度等地任美军译员。抗战胜利后,曾任《文汇报》驻渝特派员和驻南京特派员,后调回上海编辑文教版和副刊。建国后,任《文汇报》记者、编辑,一度在中央军委总政文工团、中央电影局上海剧本创作所任编剧。他在解放前出版的散文集有四种:《关于美国兵》、《锦帆集》、《锦帆集外》和《旧戏新谈》。《关于美国兵》写的是作者当美军译员时的见闻,近似于通讯报告,但写得洒脱,富于情趣; 《旧戏新谈》是关于京剧的议论,作者属意于“有一点现实意义”,遂“用活的眼光来看这个死东西,从这个角度里,看到了人生,看出了现实。”(徐铸成:《〈锦帆集外〉序言》)其余的两种是杂记和随笔,谈史事人物,讲地方风情、述旅途见闻,也处处可见作者对现实人生的理解。他的散文取材广泛,文笔活泼、从容,笔锋常带感情。 ☚ 黄钢 萧也牧 ☛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冕仲,号演山,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政和间知福州,累迁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时三舍法行,裳上书谓“宜近不宜远,宜少不宜老,宜富不宜贫,不如遵祖宗科举之制”。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喜道家玄秘之书,自称紫玄翁。建炎四年卒,年八十七。《宋史翼》有传。有《演山集》六十卷。《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文俱骨力坚劲,不为委靡之音。词存集中,凡五十三首。裳自撰《演山居士新词序》云:“予之词清淡而正,悦人之听者鲜。”见《演山集》卷二○。 ☚ 王雱 张景修 ☛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冕仲,一作勉仲,号演山,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徽宗政和(1111—1117)间,知福州,累迁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卒,年八十七。其诗文骨力坚劲,不为委靡之音。王悦《序》称他“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兼众体而有之,若未易名状。”虽不免过誉,然其有些歌行淋漓酣畅,不失自然之趣。如《简元舆祠部》、《燕子楼》等。南宋孝宗乾道(1165—1173)初,其子黄玠裒集其诗文,刻于建昌军学,王悦为序,是为《演山集》六十卷,今存。事见《宋诗纪事》卷二八。 ☚ 王雱 王诜 ☛ 黄裳 黄裳1044—1130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中进士,累官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能诗文,亦善词,今存《演山先生词》,多写景咏物之作。 ☚ 刘泾 王雱 ☛ 黄裳 黄裳黄色的下衣。《邶风·绿衣》二章: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毛《传》: “上曰衣,下曰裳。朱熹《集传》:“衣正色,裳间色。今以绿为衣,而黄者自里转而为裳,其失所益甚矣。” ☚ 耜 掤 ☛ 黄裳喻中和以居臣职。《周易·坤》:“六五,黄裳,无吉。”王弼注:“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孔颖达疏:“坤为臣道,五居君位,是臣之极贵存也。能以中和通于物理,居于臣职,故云黄裳。”唐卢照邻《幽忧子集》三《中和乐·歌储宫》诗:“黄裳无吉,邦家以宁。”此歌颂太子。 黄裳huáng cháng❶比喻中和以居臣职。《易·坤》:“六五、黄裳,元吉。”王弼注:“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孔颖达疏:“坤为臣道,五居君位,是臣之极贵者也,能以中和通于物理,居于臣职,故云黄裳。” 各种妻 各种妻已有婚约,尚未结婚的女子:未婚妻 ☚ 夫称妻 各种人的妻 ☛ 皇子 皇子皇嗣 ☚ 皇亲 皇后 ☛ 黄裳huángcháng❶女性所穿的黄色之裳。周代人认为黄为正色,当用于衣;裳用黄色,于礼不合,有贵贱倒置之嫌。亦用来代指嫡妻。《诗经·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汉郑玄笺:“妇人之服,不殊衣裳,上下同色。今衣黑而裳黄,喻乱嫡妾之礼。”唐孔颖达疏:“妇人之服……当以黑为裳,今反以黄为裳,非其制。”明陈汝元《金莲记·媒合》:“徘徊自想,怕他绿衣衣妒杀黄裳。” 黄裳❶(1044—1130)北宋元丰五年(1082)壬戌科状元。泉州剑浦(今福建泉州)人,字冕仲,一作勉仲,一字道夫,号演山。年少读书时,有冠天下之志,曾自写其家状:“予家剑潭之滨,斗牛之光,上下相照。风雷之信,有时变现。”又题黄龙州云:“看取黄龙沙斗起,满城歌吹入丰年。”遂以诗文闻名遐迩。殿试时,未入考官推荐的前十名试卷,神宗命找其卷,乃擢为第一。情操高洁、正直,安于淡泊。政和年间,出知福州。任满,入为礼部侍郎。累迁为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当时方行三舍法,他说此法宜近不宜远,宜少不宜老,宜富不宜贫,不如遵守祖宗之制。人以为确论。喜读道家玄秘之书,自号紫玄翁。著有《演山集》。 黄裳 072 黄裳活动于12世纪南宋天文学家、制图家。字文叔,四川隆庆(今四川剑阁)人。1169年中进士,后任太学博士。幼好学,精天文、地理、制图。1190年为帮助太子学习,绘献八图,其中《天文图》、《地理图》科学价值较高,于1247年由王致远手摹刻于苏州文庙石碑上,保存至今。《天文图》即《苏州石刻天文图》,是世界上现存较早的大型石刻星图;《地理图》则与当时《华夷图》、《禹迹图》齐名,为我国最早的三幅古地图。 ☚ 卫朴 杨忠辅 ☛ 黄裳 黄裳晚清内丹学家。字元吉,江西丰城人,生约当道光(1821~1850年)至光绪(1875~1908年)年间。初习儒,后入道,以访道弘道而至四川,在富顺县为学人留住,设乐育堂讲授丹道十余年,从者数千人。著有《乐育堂语录》、《道德经注释》、《道门语要》、《玄宗口诀》。另著有 《求心》、《醒心》,已失传。 ☚ 黄元吉 李鹏飞 ☛ 黄裳 黄裳字补之,号寒壁。初画花鸟。后客居武昌,遂喜山水。64岁卒。 ☚ 黄富民 祝昭 ☛ 黄裳1044~1130Huang Shangman of letters of the Song Dynasty,also called Yanshan. Works:A Collection of Yanshan,Tower of Assembling Fairies,etc. 黄裳1044—1130北宋大臣。字冕仲。延平 (今福建南平)人。举元丰进士第一。政和时,知福州。累迁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他喜读道家玄秘之书。自号紫玄翁。有《演山先生文集》六十卷。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