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都皇故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的组成部分。位于凤阳县西北。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即位。次年,以其故乡临濠(今凤阳)为中都,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之意。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有外、中、内三城。外为中都城,周长30.36公里,开九门;中为皇城,周长7.67公里,高7米,开四门,东、南、西三门上有城楼;内为紫禁城,城周3.68公里,高15.15米,建午门、玄武、东华、西华四门。有奉天、华盖、谨身、文华、武英、交泰、奉先等殿;乾清、坤宁等宫,以及庙、坛、府、阁等。前后营建达六年之久,后因多种原因,在即将告成之时,于洪武八年四月罢建。中都城内有日精、月华、万岁三山相连,总名凤凰山,而中、内城均在凤凰山之阳,枕山筑城,席凤凰山以为殿,因有“凤阳”之名。城内建筑,极为豪奢,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处处体现天子的尊贵和威严,为我国历史上最豪华侈丽的都城建筑之一。《中都志》言其“规制之盛,实冠天下。”清人张宣《登中都鼓楼》云:“飞甍画栋连空起,濠梁城外月如水。踏春人踞最高颠,灯光散落千门里。”中都城已在历史风雨中毁坏,仅存西华门、午门及千米断垣残壁,另有大量望柱、须弥座雕、石栏板、五彩琉璃瓦、字砖等构件。其中金銮殿四根巨柱石础,厚170厘米,见方270厘米,础面环有蟠龙浮雕,外饰翔凤,形态优美,为国内罕见。
☚ 4. 凤阳县 明皇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