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堂赋
辞赋名篇。元代陈栎作。见收于《定宇集》。赋文先写黄山雄峙,戞日摩天,苍翠峻极之形势,以及得名的缘由。黄山姓黄,盖由黄帝的登览和山中炼丹。欲识黄山真面目,无需亲履𡺎岩,只要到黄山堂闲眺遐观即可。这就自然地引出歌咏主体——黄山堂来了。文章没有铺写山堂构筑之奇美,而是把笔墨挥洒在登堂眺览的感想方面,抒写了深沉苍茫的历史和世运意识:自黄帝跻攀此山以来,人世由三皇而五帝,降及三王五霸,乃至秦汉以下诸多王朝,古风日益浇薄,呈现每况愈下之势。若欲挽回世运之狂澜,醇古而弗渲,必须有子民之良牧与观风之大贤,采挹黄帝之精神。而见此黄山,则“如见太古之人焉”。故当“法黄山”,布仁心,使太古淳风得以回归。文章虽以简炼精彩之笔墨影写了黄山雄峙奇伟之形势,但并未局限于山光云烟的展示,而是以议论统摄和深化描写,由黄山而黄帝,由黄帝而太古淳风,把登览的视焦集中在时移世变、力挽狂澜、安邦治国方面,显得眼光高远,运思独特,使本赋充满了深远广大的时空意识和哲人情致。语言遒劲而淳古,与思想内容谐合。《四库全书总目 ·定宇集》谓陈栎文章“醇正真实,不涉诡诞”,确系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