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造像Mai jishan shiku zaoxiang
位于甘肃省天水县城南麦积山,山形遥望如堆积的麦秸,故名。从有关碑刻资料的记载和现存文物状况来看,在4世纪末到5世纪初的十六国晚期,此窟已经开凿,到北魏、西魏、北周时期,更有大规模的建造。其后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均修龛造像。现存194窟,造像7 200余尊,壁画900平方米。绝大部分为泥塑,有高浮塑、圆塑、影塑等,尤以北魏、西魏、北周及宋代作品最具特色。北魏题材多二世佛,前期面相方圆,深目高鼻,受西域风格影响,后期出现秀骨清像和褒衣博带的形象。北周造像题材以七佛为主,形体丰满圆润,颈短肩宽,腹部较突出。宋泥塑以165窟为代表,供养菩萨摆脱了宗教程式化的束缚,塑法细腻,更接近现实中的妇女形象(见彩图)。

麦积山石窟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