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鹿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鹿角 鹿角古时阵地营寨前面的一种防卫工事。把带枝的树木削尖,半埋入地,以阻止敌兵的行进。因其形象鹿的角,故称。 ☚ 貔貅 湖口 ☛ ![]()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獸 > 鹿角 鹿角 lùjiǎo 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已骨化之老角。有兩種:花鹿角,梅花鹿之老角,分枝狀,三岔或四岔,基部有盤狀突起,即“珍珠盤”,色黄棕,具光澤,質硬;馬鹿角,馬鹿之老角,有三至六岔,骨質堅硬。主治瘡瘍腫毒,瘀血作痛,虚勞内傷,腰脊疼痛。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中經·鹿茸》:“〔鹿〕角,主惡瘡癰腫,逐邪惡氣,留血在陰中。”舊題吳越·大明《日華子本草·獸部·鹿茸》:“鹿角,療患瘡,癰腫熱毒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鹿》引宋·蘇頌曰:“七月采角,以鹿年久者,其角更好。” 鹿角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城野戰具部 > 陣障具 > 鹿角 鹿角 lùjiǎo 亦稱“鹿角木”、“鹿角槍”、“鹿作柞”。禦敵之障礙物。將帶枝樹木,尖端向外,半埋於陣地前或營地四週,以遲滯敵軍行動。枝杈形似鹿角,故稱。《三國志·魏志·李通傳》:“〔通〕下馬拔鹿角入圍,且戰且前,以迎仁(曹仁)軍。”宋·曾公亮《武經總要前集·守城》:“鹿角木,擇堅木如鹿角形者,斷之長數尺,埋入地,深數尺餘,以閡馬足。”明·茅元儀《武備志·守二·需備》:“鹿角槍,斬木及竹如角狀……而聯之,列於城下以拒敵,今九邊用之爲檯營,名鹿作柞。”參閲三國魏·曹操《策令》、《太平御覽》卷三百一十七引諸葛亮《軍令》。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其他 > 鹿角菜 > 鹿角 鹿角 lùjiǎo 鹿角菜之省稱。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營轅部 > 營所 > 鹿角 鹿角 lùjiǎo 亦稱“朱紅杈子”、“黑漆杈子”、“鹿角叉”。即官署門前爲防阻人馬而設的一木横中、兩木互穿而成的遮攔物。因鹿性警,群居則環其角,圓圜如陣以防,故稱。因飾色而異,故又有“朱紅杈子”、“黑漆杈子”、“朱漆杈子”之稱。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録·大内》:“大内正門宣德樓列五門……下列兩闕亭相對,悉用朱紅杈子。”又,《御街》:“自政和間官寺禁止,各安立黑漆杈子;路心又安朱漆杈子兩行。”鄧之誠注:“阮葵生《茶館客話》十八:‘今衙門列木于衢,俗名攩衆,即古之梐楯也’……《三餘贅筆》稱爲鹿角。”《格致鏡原》卷二十引《名義考》:“今制朝門及公府,以横木爲斜,好别以木交錯穿之,樹于門外,俗謂鹿角叉,即古之行馬也。”參見本類“閑”。 鹿 鹿鹿(~茸;~角;马~;黑~;驼~;驯~;黄~;麜~;梅花~;白唇~;毛冠~) 麈 茸客 角仙 伊尼 斑龙 角僊 西王母 钜鹿侯 ☚ 鹿、猴、鼠 猴子 ☛ 工事 工事设版 另见:军队 防御 隐蔽1 工程 ☚ 工事 营垒 ☛ 鹿角lù jiǎo❶牡鹿的角。《礼记·月令》:“~~解,蝉始鸣。” 鹿角东汉及三国时于营房四周埋插削尖之带枝树木,以防备敌人攻袭,因形似鹿角,故名。又名鹿砦。 鹿角药名。出《神农本草经》。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la-phus L. 雄体已骨化的角。主产东北及河北、北京等地。咸,温。入肝、肾经。温补肝肾,活血消肿。 鹿角deerhorn鹿产品的一种。鹿茸生长后期脱皮后,经骨化过程形成的骨质硬角。鹿角分杈而无鞘的实心骨质角,表面粗糙、末端逐渐变细。作为商品的鹿角可分砍角和掉角两种。鹿角已完全骨化的鹿,被人猎取后砍下角称砍角。在每年春季自行脱落的鹿角称掉角。在养鹿场的公鹿每年脱掉的骨质花盘也属掉角。鹿自毙于山林中,经过夏季皮毛腐烂,呈黄白色和纯白色的角,称为站角,常年入山可以拾到。梅花鹿角以坚实、角体有疣状突起、有光泽者为佳。马鹿角以粗壮坚实、表面无枯朽、无裂纹者为佳。鹿角可制鹿角胶、鹿角霜等。鹿角胶有益血补精、温补肝肾的功效,具有增强人体机能、消除心肌衰弱、加速伤口愈合等作用。将鹿角直接切片生用,可以散热、行血、消肿。奶汁不下、乳房胀痛者亦可服用。 鹿角 鹿角位于县南30公里洞庭湖东岸,原为山名,现为岳阳县镇名。《水经注》:“湘水左经鹿角山东。”此山为湘水汇入洞庭湖处,山下为洞庭湖南端重要港口。韩愈于唐永贞元年(805)自阳山徙椽江陵过洞庭湖时,遇大风,在鹿角滞留七日,写有《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诗:“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元稹也有《鹿角镇》诗:“去年湖水满,此地覆行舟。万怪吹高浪,千人死乱流。”鹿角还是唐宋时一个重要窑址。陆羽《茶经》把岳州列为全国名窑之一。唐岳州窑址在湘阴(属岳州),宋时迁今岳阳县鹿角镇。清《巴陵县志》:“鹿角瓦器胜于湘阴,瓦窑遗址,今犹有存者。”1973年考古发掘,在鹿角镇周围十六公里区域内,发现宋代窑址多达170座。 ☚ 3. 岳阳县 张谷英屋场 ☛ 鹿角lù jiǎo《本草纲目》兽部第51卷鹿(113)。药名。 鹿角lùjiǎo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 或马鹿Ceves elaphus Linnscus 等雄体已骨化的角。主产于东北和河北、北京等地。咸, 温。入肝、肾经。温补肝肾, 活血消肿。治阳痿、滑精、腰膝酸痛、崩漏。煎汤: 6 ~ 15 克;研末吞, 3 ~5 克。治阴证疮疡, 内服并醋磨涂。本品含骨胶原、磷酸钙、碳酸钙及氯化物等。 鹿角 鹿角鹿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laphus L.等已骨化的老角。前者主产于东北地区,河北、北京等省市亦产;后者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青海,此外,甘肃、云南、西藏等省区亦产。 ☚ 鹿茸 鹿角胶 ☛ 鹿角 鹿角蒙古名宝古茵—额布尔、沙茹。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 L.)或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已骨化的老角。采集分砍角和退角两种。砍角:在10月至翌年2月间,将鹿杀死后,连头盖骨砍下,除去残肉,洗净风干。退角:又称“解角”、“掉角”或“脱角”,系雄鹿于换角期自然脱落者,故不带头骨。多在3~4月间采收。 ☚ 广角 狍角 ☛ 鹿角 鹿角夏贝拉干本品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或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多于春季拾取,除去泥沙,风干。 ☚ 狍茸 鹿茸 ☛ 鹿角antler 鹿角参见“鄂尔布”(2049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