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血药名。出 《备急千金要方·食治》。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 elaphus L.血的干燥品。咸,温。补虚,和血。治虚损腰痛,贫血,心悸,失眠,肺痿吐血,鼻衄,崩中,带下。炒枯研末和酒服,3~6g。 鹿血lù xuè《本草纲目》兽部第51卷鹿(10)。药名。 【基原】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laphus L.的血。 【性味】 ❶《日用本草》:“味甘。” ❷《医林纂要》“咸,热。” 【功用主治】补虚,和血。治虚损腰痛,心悸,失眠,肺痿吐血;崩中,带下。 ❶《千金·食治》:“生血。治痈肿。” ❷《唐本草》:“主狂犬伤,鼻衄,折伤,阴痿,补虚,止腰痛。” ❸《日华子本草》:“治肺痿吐血及崩中,带下,和酒服之良。” ❹《日用本草》:“补阴,益营气。” ❺汪颖《食物本草》:“诸气痛欲危者,饮之。” ❻《本草纲目》:“大补虚损,益精血,解痘毒、药毒。” ❼《医林纂要》:“行血祛瘀,续绝除伤,与山羊血同而性较中和。”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一至二钱。 鹿血lùxuè中药名。出《备急千金要方》。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血的干燥品。咸,温。补虚, 和血。治虚损腰痛、贫血、心悸、失眠、肺痿吐血、崩中、带下, 炒枯研末和酒服, 3 ~6 克。 鹿血 鹿血夏查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血液。 味甘、咸,性温。功能杀虫,止血。主要用于肠内寄生虫等虫病,贫血,妇女月经过多。本品与熊胆、肉桂配用,主治妇女月经过多。 ☚ 猪血 野牛血 ☛ 000235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