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类辐射防护剂
这类辐射防护剂是指具有防治急性放射病作用的雌激素类。
具有抗辐射作用的雌激素有供肌内注射用的戊酸雌二醇、苯甲酸雌二醇、棕榈酸雌二醇(见“雌二醇”条)和雌三醇等;供口服使用的乙炔雌二醇、雌二醇环戊醚、乙炔雌三醇、乙炔雌三醇环戊醚等;还有非甾体类雌激素己烯雌酚和溴乙酰己烷雌酚等。
雌激素类辐射防护剂适于机体受照射后早期给药,或照射前1~7天预防给药。预防用药时,可有限制地重复使用。其抗辐射效应主要表现为受致死剂量照射的机体在药物作用下,损伤减轻,恢复较好。使急性放射病的典型症状,如全身衰弱无力、出血、发热感染、食欲低下等发生时间后延,严重程度减轻,发生例数减少。放射病中出现的造血系统损伤,可因给予雌激素而使白细胞数下降速度延缓,程度减轻。这类药物与其它治疗措施伍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如与其它抗放射药伍用;与抗生素、保护性隔离、输血和输液等综合性对症治疗措施合用;与骨髓移植或输注血液有形成分等生物制剂伍用; 均有良好疗效。
机体对雌激素类吸收迅速,给药后2~4小时血内浓度可达峰值,清除速率较缓慢。药物经氧化、羟基化和转甲基作用;以及与硫酸或葡萄糖醛酸结合的各种途径代谢。代谢产物主要经肝胆道排泄,但进入肠道的药物在细菌作用后可以部分被再吸收。部分药物经肾自尿中排出。
雌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和其雌激素活性强弱有关,也与用药次数有关。男性可出现性欲低下、阳萎和乳房增大; 女性表现为月经紊乱或月经增多。不良反应于停药后可逐渐消退。有时还可能出现某些肝功能指标的一过性变化。